[单选题]采用食管心房调搏测定房室结前传2:1阻滞点,正常值是
正确答案 :E
≥170次/分
解析:正常房室结前传2:1阻滞点应≥170次/分。
[单选题]圆顶尖角型T波常见于
正确答案 :D
室间隔缺损
[单选题]以下为变异型心绞痛可出现的心电图改变,但应除外
正确答案 :E
一过性Q波
解析:变异型心绞痛一般不出现Q波,但如果冠状动脉持续痉挛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时,可出现病理性Q波。
[多选题]使用12导联同步心电图机时,左右下肢电极不能放置于同一侧下肢的原因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ABDE
降低了心电图波幅
可使心电图波形反转
易产生基线漂移
易引起ST段失真
解析:12导联同步心电图机安装有右下肢反驱动电路,能有效抑制交流电干扰。如将左、右下肢电极放在同一侧下肢上等于取消了此功能,从而降低了抗交流电干扰的能力。
[多选题]关于非竞争性心房起搏(NCAP)的描述,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ABDE
NCAP功能可防止心房起搏刺激信号落入其前面的自身心房激动后的易损期,进而避免诱发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如房速、房扑、房颤等
只有落入心室后心房相对不应期的心房波被感知后,才能触发一个300ms的NCAP期
NCAP功能仅存在于双腔起搏器,且仅在心房跟随模式时发生
有房性心律失常病史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可以开启NCAP功能
解析:NCAP期结束后的第一个心房起搏脉冲后,为了维持相对稳定的心室率,起搏器自动缩短AV间期,但最低值≥80ms。
[单选题]关于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D
QRS波群不会出现畸形
解析:典型的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称MorbizⅠ型)表现为P波规律出现,PR间期逐渐延长(通常每次延长的增量递减),直到P波后脱漏QRS波群,漏搏后的房室传导得到一定改善,PR间期又趋缩短,之后又逐渐延长,如此周而复始地出现,称为文氏现象。包含受阻P波在内的长RR间距小于任一短RR间距的2倍。若文氏阻滞的部位在希氏束下,QRS波群亦可宽大畸形。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时可发生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单选题]"二尖瓣型P波"可见于多种病理状态,但不包括
正确答案 :B
右心功能不全
解析:房间阻滞、左心房负荷增加、心房梗死、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等,均可引起"二尖瓣型P波"样心电图改变。右心功能不全可出现"肺型P波"。
[单选题]低钾血症的典型心电图表现为
正确答案 :D
ST段压低,T波低平及U波增高
[单选题]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运动试验过程中可出现
正确答案 :A
有病理性Q波的导联ST段抬高
解析:运动试验过程中出现ST段抬高见于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有病理性Q波的导联出现ST段抬高,可能与室壁运动异常或室壁瘤有关。另一种情况是在无病理性Q波的导联出现ST段抬高,提示冠状动脉近端病变或发生冠状动脉痉挛。
[单选题]食管导联最佳部位记录的P波形态为
正确答案 :A
正负双向,振幅最高
解析:食管导联贴近左心房后壁,最佳部位记录的P波形态应为正负双向,振幅最高。
[单选题]关于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心律失常,比较准确的描述是
正确答案 :C
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心律失常可以表现为多种心律失常交替出现
[多选题]心脏的传导系统包括
正确答案 :ABCDE
普肯耶纤维网
窦房结
希氏束
结间束
房室结
[单选题]属于运动试验相对禁忌证的是
正确答案 :E
年龄过大(>70岁)
解析:高龄(>70岁)患者为相对禁忌证,如患者健康状况许可,仍可考虑行运动试验检查,但宜选择改良的Bruce运动方案,以适合老年和心功能较差患者。
[单选题]关于二尖瓣狭窄的超声心动图征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C
左心室内径增大
解析:单纯二尖瓣狭窄时,一般左心室内径正常,左心房增大。
[单选题]形成房性期前收缩未下传的主要原因是
正确答案 :C
恰遇交界区的有效不应期
[单选题]心房颤动发生后至少可使心排血量下降
正确答案 :C
25%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nnj52r.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