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郄穴共有( )
  • 正确答案 :C
  • 16个


  • [单选题]可治疗乳少,热病,头痛,咽喉肿痛的穴位是
  • 正确答案 :C
  • 少泽


  • [单选题]触摸病人从肘部内侧至掌后横纹处之间的皮肤,以诊察病情,称为
  • 正确答案 :C
  • 诊尺肤


  • [单选题]厥阴病基本病机特点是
  • 正确答案 :B
  • 寒热错杂


  • [单选题]既可镇惊安神,又可利尿通淋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B
  • 琥珀

  • 解析:琥珀   功效:镇惊安神,活血散瘀,利尿通淋。2013   用法:研末冲服,或入丸散,每次1.5~3g;外用适量。不入煎剂。忌火煅。   朱砂与磁石等相似药物性能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朱砂有毒,镇心、清心而安神,善治心火亢盛之心神不安;清热解毒,治口疮、咽痛、疮疡。   磁石无毒,益肾阴、潜肝阳,主治肾虚肝旺,肝火扰心之心神不宁;平肝潜阳、聪耳明目、纳气平喘,治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肾虚耳鸣耳聋,肝阴不足之目暗不明,肾虚喘促。

  •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八法”内容的是
  • 正确答案 :C
  • 宣法、通法

  • 解析:常用治法 程氏在《医学心悟·医门八法》中说:“论病之源,以内伤、外感四字括之。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 汗法:是通过发汗解表、宣肺散邪的方法,使在表的六淫之邪随发散而解的一种治法。适用于外感表证、疹出不透、疮疡初起,以及水肿、泄泻、咳嗽、疟疾等而有表证者。 吐法:是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以及毒物等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法。适用于中风痰壅,宿食壅阻胃脘,毒物尚在胃中,痰涎壅盛之癫狂、喉痹,以及干霍乱吐泻不得等证。 下法:是通过荡涤肠胃、通泻大便的方法,使停留在肠胃的有形积滞从大便排出的一种治法。适用于燥屎内结、冷积不化、瘀血内停、宿食不消、结痰停饮以及虫积等证。 和法:是通过和解与调和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种治法。其中,和解之法适用于邪犯少阳,证属半表半里者;调和之法适用于肝脾不和、寒热错杂、表里同病等。此外,尚有和营卫、和胃气等,亦属和法范畴。 清法:是通过清热、泻火、凉血等方法,使在里之热邪得以解除的一种治法。适用于热证、火证、热甚成毒以及虚热等。 温法:是通过温里祛寒的方法,使在里之寒邪得以消散的一种治法。适用于脏腑之沉寒痼冷、寒饮内停、寒湿不化,以及阳气衰微等。 消法:是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以及驱虫等方法,使气、血、痰、食、水、虫等所结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散的一种治法。适用于饮食停滞、气滞血瘀、癥瘕积聚、水湿内停、痰饮不化、疳积虫积以及疮疡痈肿等病证。 补法:是通过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以主治各种虚弱证候的一种治法。适用于各种虚证。

  • [单选题]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及生化改变。此种表现属于
  • 正确答案 :D
  • 隐性感染

  • 解析:本题考点是在传染病过程中机体与病原体的相互作用中,可出现五种不同程度的表现。

  • [单选题]既能够治疗热毒疮疡,又能够治疗风热外感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E
  • 金银花

  • 解析:金银花   药性甘,寒。归肺、心、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应用   1.痈肿疔疮。为治一切内痈外痈之要药。   2.外感风热,温病初起。   3.热毒血痢。   4.咽喉肿痛、小儿热疮及痱子。

  • [单选题]手阳明大肠经的输穴是
  • 正确答案 :B
  • 三间

  • 解析:三间 输穴 定位 微握拳,在食指桡侧,第2掌指关节后凹陷处。 主治 ①齿痛、咽喉肿痛等五官疾患;②腹胀、肠鸣等肠腑病证;③嗜睡。 操作 直刺0.3~0.5寸。

  • [单选题]下列针具中,属于古代九针的是( )
  • 正确答案 :E
  • 大针、鍉针、镵针


  • [单选题]心烦失眠,腰酸梦遗,头晕,舌红少苔,宜诊断为
  • 正确答案 :D
  • 心肾不交证


  • [单选题]既能行气止痛,又能温肾散寒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E
  • 乌药

  • 解析:乌 药 行气止痛,温肾散。寒疝腹痛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no5yzk.html
  • 相关资料
    推荐科目: 小儿内科(正高) 计划生育(正高) 内科学(副高) 小儿内科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副高) 精神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40) 核医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77) 辽宁省主管中药师) 营养(士)(代码:108) 住院医师规培(神经内科)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