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舒张进针法
B
题目:适用于皮肤松弛部位腧穴的进针方法是
解析:进针方法:
1.单手进针法:只应用刺手将针刺入穴法的方法,多用于较短的毫针。用右手拇、食指持针,中指端紧靠穴位,指腹抵住针体中部,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时,中指也随之屈曲,将针刺入,直至所需的深度。此法三指并用,尤适宜于双穴同时进针。此外,还有用拇、食指夹持针体,巾指尖抵触穴位,拇、食指所夹持的针沿中指尖端迅速刺入,不施捻转。针入穴位后,中指即离开应针之穴,此时拇、食、中指可随意配合,施行补泻。
2.双手进针法:刺手与押手相互配合将针刺人穴位的方法。常用的双手进针法有以下4种:
(1)指切进针法 又称爪切进针法,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腧穴位置上,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人腧穴。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
(2)夹持进针法 或称骈指进针法,即用严格消毒的左手拇、食二指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腧穴的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人腧穴。此法适用于长针的进针。临床上也有采用插刺进针的,即单用右手拇、食二指夹持针身下端,使针尖露出2~3分,对准腧穴的位置,将针迅速刺入腧穴,然后押手配合将针捻转刺入一定深度。
(3)舒张进针法 用左手食、中二指或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食、中二指或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部位的腧穴。
(4)提捏进针法 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提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上端将针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
以上各种进针方法在临床上应根据腧穴所在部位的解剖特点、针刺深浅和手法的要求灵活选用,以便于进针和减轻病人的疼痛。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乌梅丸适用于
寒热错杂,虚实夹杂,肠道失固,症见久泻久痢者
解析:乌梅丸的组方原理
本方所治蛔厥,是由肠道虚寒,蛔虫上扰所致。治宜温脏安蛔。重用乌梅为君,是取其味酸能制蛔,先安蛔虫之动扰。蜀椒、细辛为臣,味辛能伏蛔,性温兼可温脏祛寒。黄连、黄柏味苦能下蛔,性寒兼能清上热;干姜、桂枝、附子温脏以祛下寒。人参、当归补养气血以顾其正。
[单选题]乌梅丸的组成药物中不含
白术
解析:乌梅丸的组方原理
本方所治蛔厥,是由肠道虚寒,蛔虫上扰所致。治宜温脏安蛔。重用乌梅为君,是取其味酸能制蛔,先安蛔虫之动扰。蜀椒、细辛为臣,味辛能伏蛔,性温兼可温脏祛寒。黄连、黄柏味苦能下蛔,性寒兼能清上热;干姜、桂枝、附子温脏以祛下寒。人参、当归补养气血以顾其正。
[单选题]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治则是
针灸并用,补法
解析:【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补益气血,调理气机。以相应背俞穴为主。
主穴 百会 关元 肝俞 脾俞 肾俞 膻中 足三里
配穴 脾气不足加太白、三阴交;失眠加神门、照海;健忘加印堂、水沟;肝气郁结加太冲、内关。
操作 背俞穴用补法,膻中、百会用平补平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2.其他治疗
拔罐法 选足太阳经背部第1、第2侧线,用火罐行走罐法或闪罐法,以背部潮红为度。
[单选题]败毒散的组成中含有的药物是
柴胡、前胡
解析:败毒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柴胡 前胡 川芎 枳壳 羌活 独活 桔梗 茯苓 人参 甘草(生姜 薄荷)
功用 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主治 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无汗,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淡苔白,脉浮而按之无力。
配伍意义
本方证因正气素虚,复感风寒湿邪,卫阳被遏,肺气不宣所致。
方中以羌活、独活为君。臣以川芎,柴胡。佐以桔梗,枳壳,前胡,茯苓。生姜、薄荷为引以助解表之力;甘草调和药性兼以益气和中,共为佐使之药。此外,方中人参亦属佐药。
人参,既扶正以助祛邪,又使祛邪不伤正。
[单选题]以下不属于足太阴脾经穴位的是
解溪
[单选题]除了治疗泌尿系疾病外,中极穴还常用于治疗
妇科病症
解析:中极 膀胱募穴
定位 前正中线上,脐下4寸。
主治 ①遗尿、小便不利、癃闭等泌尿系病证;②遗精、阳痿、不育等男科病证;③月经不调、崩漏、阴挺、阴痒、不孕、产后恶露不尽、带下等妇科病证。
操作 直刺1~1.5寸;孕妇慎用。
[单选题]风温邪袭肺卫而偏于肺失宣降,咳嗽较重者,宜用
桑菊饮
解析:风温邪袭肺卫常见方证有二:以咳嗽为主症,偏于肺失宣降宜用桑菊饮;而以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为主症,偏于卫气闭郁宜用银翘散。
[单选题]阴阳属性的相对性主要表现是
阴阳相互转化和无限可分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noymd.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