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免疫荧光技术 酶免疫技术
BC
题目:既可测病毒抗原又可测病毒抗体的方法有 (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下列关于MAC的描述,正确的是 ( )
是三种补体激活途径共同的末端效应
调节蛋白S蛋白具有阻碍MAC形成的作用
MAC的作用机制是使细胞膜穿孔
HRF、CD59能使细胞不受MAC攻击
MAC由C5~9组成
解析:MAC在免疫学中指补体激活后产生的膜攻击复合体,C5b6789n 复合物,即膜攻击复合物MAC,MAC在细胞膜上形成亲水性穿膜孔道,使细胞膜穿孔,能使水和电解质通过,而不让蛋白质类大分子逸出,最终可因胞内渗透压改变,而使细胞溶解破坏。调节蛋白S蛋白能阻碍MAC形成,HRF、CD59能抵御MAC的作用机制。。插入细胞膜的MAC通过破坏局部磷脂双层而形成“渗漏斑”,或形成穿膜的亲水性孔道,最终导致细胞崩解。补体的激活过程依据其起始顺序的不同,可分为三条途径: ①由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C1q启动激活的途径,最先被人们所熟悉,故称为经典途径; ②由MBL结合至细菌启动激活的途径,为MBL途径; ③由病原微生物等提供接触表面,而从C3开始激活的途径,称为旁路途径)。上述三条激活途径具有共同的末端通路,即膜攻击复合物(MAC)的形成及其溶解细胞效应。
[多选题]洗涤红细胞适用于以下哪些情况 ( )
对血浆蛋白有过敏反应的贫血患者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患者
高钾血症者
肝、肾功能障碍者
解析:洗涤红细胞是外科常用的成份输血制品。是健康血液除去全部血浆和90%白细胞及血小板。临床用于因多次输血而产生白细胞抗体的贫血病人,以及器官移植后病人,减少排斥反应。适应症:1.输入全血或血浆后发生过敏反应(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等)的患者;2.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和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需输血的患者;3.高钾血症及肝、肾功能障碍需要输血的患者;4.由于反复输血已产生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引起输血发热反应的患者;
[单选题]与Ⅱ型超敏反应无关的成分是
嗜酸性粒细胞
解析:Ⅱ型超敏反应的本质为当IgG和IgM类抗体与靶细胞表面抗原结合,通过募集和激活炎症细胞及补体系统而引起靶细胞损伤,所以此型超敏反应也称抗体依赖的细胞毒超敏反应、溶细胞型或细胞毒型超敏反应。所以无关成分只有嗜酸性粒细胞。
[单选题]进行院内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对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型方法不正确的是 ( )
生化反应的区别
[多选题]病毒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可寄生于 ( )
人
细菌
动物
真菌
植物
[单选题]有关接种环的灭菌方法,错误的是 ( )
接种环常用火焰灭菌,也可用消毒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nw62k9.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