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直流电复律
B
题目:心房扑动最有效的治疗是
解析:房扑是一种快速异位心律失常,发生于心房内的,冲动频率较房性心动过速更快的心律失常,心电图表现为P波消失,出现大小、形态、间距基本相同的F波。心率250~300次/分。同步直流电复律对预激综合征合并房扑者或伴有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需紧急复律者,呈1:1房室传导心室率达200次/分钟以上者,应首选电转复,一般用50~100Ws,成功率100%。故本题答案为B。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不属于腺垂体靶腺的是
胰腺
解析:已知腺垂体分泌的激素有七种:生长激素、催乳素、促黑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于肾上腺皮质,促性腺激素作用于性腺,即睾丸和卵巢。其余激素是直接作用于靶组织或靶细胞。故选C。
[单选题]下肢静脉曲张的主要并发症是
小腿溃疡
解析: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容易发生的并发症有以下三种:
1、血栓性浅静脉炎:主要是血栓形成后,并发有感染性静脉炎及曲张静脉周围炎。可用抗生素及局部热敷治疗,症状消退后应手术治疗。
2、溃疡形成:最主要的并发症,局部交通支瓣膜破坏后,瘀血加重,皮肤将发生退行性变化,常会出现皮肤的瘙痒和溃疡,易并发感染。处理创面湿敷,抬高患肢,一般应于溃疡愈合或周围炎症消退后手术治疗。
3、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大多发生于足靴区及踝部。可以表现为皮下瘀血,或皮肤破溃时外出血,因静脉压力高而出血速度快。处理:抬高患肢和局部加压包扎,一般都能止血,必要时可以缝扎止血,以后再行手术治疗
[单选题]疑诊中心静脉导管感染时的首要处理措施是
拔出导管,同时导管尖端送细菌培养
解析:考虑中心静脉导管感染时,先做输液袋内液体的细菌培养及血培养,丢弃输液袋及输液管,更换新的输液。观察8小时,若发热仍不退,则需拔除中心静脉导管,并做导管头培养。一般拔管后不必用药,发热可自退。若24小时后发热仍不退,则应选用抗生素。
[单选题]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时吸入氧气(纯氧)的流量为
10~20ml/min
解析: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时,应高流量氧气吸入(10~20ml/min纯氧吸入),并在湿化瓶中放入酒精或有机硅消泡剂。这是一道记忆题。故选C。
[单选题]女,42岁。间断腹泻、脓血便5年,粪便病原体培养阴性,广谱抗生素治疗无效。结肠镜检查:乙状结肠、直肠黏膜广泛弥漫充血、水肿、散在点状糜烂。最可能的诊断是
溃疡性结肠炎
解析:溃疡性结肠炎的好发部位为乙状结肠和直肠,肠镜检查可见连续性、累及黏膜和黏膜下层的炎性病变。慢性病史出现典型的脓血便,并且广谱抗生素治疗无效,更加支持溃疡性结肠炎诊断。
[单选题]男,45岁。阑尾切除术后7天,体温升高,为弛张热。大便次数增多,有里急后重感,伴尿频、尿痛。查体:下腹部深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肿块。最可能的诊断是
盆腔脓肿
解析:盆腔脓肿常发生于急性腹膜炎及腹部手术后,表现为大便频繁伴里急后重,并可伴有尿急、尿痛。
[单选题](2002)β受体阻断药
有时可诱发或加重哮喘发作
解析:诱发和加剧支气管哮喘 由于非选择性β 受体阻滞药阻断支气管平滑肌上的β2 受体,使支气管痉挛,呼吸道阻力增加,可诱发或加重支气管哮喘。而选择性β1 受体阻滞药及具有内在拟交感活性的药物,一般不引起上述不良反应,但对哮喘的患者仍应慎用。
[单选题]传染病的诊断依据包括
临床资料,流行病学资料,实验室检查
解析:传染病的诊断要综合分析下列三个方面的资料:①临床资料:全面而准确的临床资料来源于详尽的病史询问和细致的体格检查;②流行病学资料:流行病学资料在传染病的诊断中占重要地位。③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资料:病原体的检出或被分离培养,可直接确定诊断,而免疫学检查也可提供重要依据。答案为B。
[单选题]女,55岁。右手拇指晨起僵硬伴疼痛半年,近2周出现该处的肿胀及活动受限,被动活动患指可出现伴疼痛的弹响。临床诊断最可能是
狭窄性腱鞘炎
解析:狭窄性腱鞘炎是因长期手指快速活动反复摩擦致使鞘管肥厚狭窄引起的疾病。起初表现晨起患指发僵、疼痛,缓慢活动后即消失。随着病程延长,出现弹响伴明显疼痛,严重者患指屈曲,不敢活动。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非特异性炎症,表现为多发性和对称性慢性关节炎。骨关节炎临床表现主要为疼痛,初期轻微钝痛,后逐步加重,有的患者在静止或晨起时感到疼痛,稍微活动后减轻。故选E。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nwrzr.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