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破坏红细胞表面的唾液酸分子

E

题目:酶介质法使被IgG致敏的红细胞出现凝集反应,其原理是

解析:木瓜酶或菠萝蛋白酶可以破坏红细胞表面的唾液酸,使红细胞膜失去电荷,缩小红细胞间的距离,同时酶还可以部分地改变红细胞结构,使某些隐蔽的抗原得以暴露,增强凝集性且对IgG的作用大于IgM,故有利于不完全抗体的检查。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哪项叙述不符合透射电镜下的Auer小体
  • Auer小体常位于溶酶体区内

  • 解析:Auer小体,其大小与形态不尽相同,有杆形、环形或分叉形等。电镜下一般有三种形态:①透明的棒状体,内有疏松的纤维状物质;②内含电子密度低的颗粒,有膜样结构;③电子密度高的杆状或裂片状包涵体。胞核较大,畸形,常见核袋,异染色质增多,聚集在核周,核仁大而明显,多数核仁接近核膜或与核膜接触。

  • [单选题]反向定型的主要目的在于
  • 验证正向定型结果的准确性


  • [多选题]海洋性贫血的诊断包括
  • 有溶血表现

    血片可见多量靶形红细胞

    血清铁和铁饱和度常增高

    有珠蛋白肽链合成数量异常的证据

    有家族史


  • [单选题]严重创伤引起DIC主要是由于
  • 组织因子大量入血


  • [多选题]生理性贫血见于( )。
  • 6个月~2岁的婴幼儿

    妊娠中晚期


  • [多选题]霍奇金淋巴瘤的组织学分型包括
  • 淋巴细胞为主型

    结节硬化型

    混合细胞型

    淋巴细胞减少型


  • [单选题]双缩脲测定血浆总蛋白,叙述正确的是
  • 反应复合物的吸收峰在540nm处

  • 解析:本题考查双缩脲法的原理,双缩脲法形成的是紫蓝色络合物,此物在540nm 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 [单选题]溶血性贫血在溶血发作期,网织红细胞计数为
  • 0.05~0.20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o2z58.html
  • 相关资料
    考试资料
    相关科目: 卫生管理(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正高) 肾内科学(副高) 急诊医学(副高) 职业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4) 皮肤与性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38) 住院医师规培(神经内科) 住院医师规培(放射肿瘤科) 乳腺技师 医学检验(中级)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