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大腹痛者,多属
正确答案 :C
脾胃病证
[单选题]患儿,8岁。四肢关节游走性疼痛2周。现症见:膝及肘关节红肿疼痛,局部灼热,呈游走性,伴发热恶风,汗出不解,口渴欲饮,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数。其首选方剂是( )
正确答案 :D
宣痹汤
解析: 宣痹汤功用是清化湿热、宣痹通络;症见:膝及肘关节红肿疼痛,局部灼热,呈游走性,伴发热恶风,汗出不解,口渴欲饮,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数。
[单选题]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铁剂治疗后停药的指征是( )
正确答案 :E
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恢复正常后再用6~8周
解析: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铁剂治疗后停药的指征是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恢复正常后再用6~8周。
[单选题]患者因尿血就诊,自诉小便频数,偶有灼痛,视其舌红苔黄,脉数。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正确答案 :E
小蓟饮子
解析:小蓟饮子,为理血剂,具有凉血止血,利水通淋之功效。主治热结下焦之血淋、尿血。尿中带血,小便频数,赤涩热痛,舌红,脉数。
[单选题]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必要条件
正确答案 :B
肺功能检查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解析:COPD的诊断主要是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及肺功能检查等综合分析确定。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是诊断COPD的必要条件,需要通过肺功能检查来确定。
[单选题]患者恶寒发热,无汗,鼻流清涕,咳嗽痰多,气短懒言,倦怠乏力,苔白脉弱。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正确答案 :D
参苏饮
解析:本题考查参苏饮的主治。参苏饮和败毒散均属于扶正解表,参苏饮益气解表,理气化痰,主治外感风寒,内有痰湿之证。"气短懒言,倦怠乏力"说明此人正气不足,"鼻流清涕,咳嗽痰多"说明此人痰湿较盛。败毒散益气解表,散寒祛湿,主治气虚外感风寒湿证,本方的选用要点是:①体质虚弱,"脉浮而重取无力";②外感风寒夹湿,"肢体酸痛"为湿滞体表之象。九味羌活汤主治外感风寒湿,内有蕴热证,以表证兼见肢体酸楚疼痛、口苦而渴为辨证依据。小青龙汤主治外感风寒,水饮内停证,以表证兼见咳喘痰多而稀为辨证要点。
[单选题]仅有继发改变而无原发性皮肤损害的疾病是
正确答案 :B
皮肤瘙痒症
[单选题]"血府"指的是
正确答案 :A
脉
解析:脉是血液运行的管道,血在脉中循行于全身,故曰“血府”。
[单选题]患者,女,48岁。习惯性便秘多年,近日感左少腹作痛,按之累累有硬块,舌淡红,苔薄黄,脉沉缓。此多为( )
正确答案 :E
宿粪
解析:诊腹部肿块。腹诊发现肿块,须注意其大小、形状、硬度、有无压痛、表面是否光滑等。腹部肿块疼痛为积聚。肿块固定不移,按之有形,疼痛有定处,为积病,病属血分;肿块聚散不定,按之无形,疼痛无定处,为聚证,病属气分。妇女小腹有肿块为血瘕,男子小腹有肿块多为疝病。左少腹作痛,按之累累有硬块,为宿粪;右少腹作痛,按之疼痛而有肿块,为肠痈。若形如筋结,久按转移,觉指下如蚯蚓蠕动状,腹壁凹凸不平,按之起伏聚散不定,为虫积所致。
[单选题]入汤剂宜后下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B
芳香性药物
解析:后下:是指有效成分易破坏的中药,需后下。一般其他群药小火煎煮一段时间后,再加入后下药同煎5~10分钟即可。
[单选题]具有散风寒,通鼻窍功效的药物是
正确答案 :D
辛夷
解析:辛夷的功效是散风寒,通鼻窍。故本题选D。
[单选题]炙甘草汤中桂枝的作用是
正确答案 :D
通阳复脉
解析:炙甘草汤中桂枝的作用是温心阳、通经脉,鼓舞血行;并能制约阴柔滋腻之品,使补中有行。
[单选题]首次产前检查,下列哪个时间最合适
正确答案 :D
确诊早孕时
解析:首次产前检查从确诊早孕时开始。首次产前检查无异常者,应于妊娠20~36周期间每4周检查一次,妊娠36周起每周检查一次,即于妊娠20、24、28、32、36、37、38、39、40周共进行产前检查9次。高危孕妇应酌情增加产前检查次数。
[单选题]治疗肾阳不足、精血亏虚之畏寒肢冷、阳痿早泄、宫冷不孕,应选用的药物是
正确答案 :E
鹿茸
解析:鹿茸: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为温肾壮阳、补督脉、益精血之要药。用于肾阳虚衰、精血不足之畏寒肢冷、阳痿早泄、宫冷不孕。
[单选题]患者,女,75岁。晨起时出现头晕、右侧肢体无力。测血压150/95mmHg,右侧肢体肌力3级,左侧5级。头颅CT检查正常。临床诊断为
正确答案 :C
脑血栓形成
解析:患者高龄,静息状态发病,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头颅CT检查正常,可排除脑出血。脑血栓形成如发病时间短,CT检查可正常,病灶多于发病24小时或48小时甚至72小时显现。
[单选题]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为
正确答案 :C
有传染性、病原体、感染后免疫性和流行性
解析: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为有传染性、病原体、感染后免疫性和流行病学特征。故本题选C。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o3ez5o.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