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NA合成障碍

B

题目:不属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的是

解析: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与造血干细胞受损、造血微环境损伤及免疫介导因素有关。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当ATP/ADP比值降低时,可产生的效应是( )
  • 激活磷酸果糖激酶

  • 解析:考点:酶的别构调节,是指内源和外源性小分子化合物作为变构效应剂可与酶的调节部位结合,改变酶的构象,从而引起酶活性改变,ATP/ADP比值降低,ADP可与ATP竞争磷酸果糖激酶-1的别构结合部位,激活磷酸果糖激酶-1,促进糖分解,ATP/ADP增高可以使酶的活性降低,糖酵解减弱,而糖异生增强。

  • [单选题]表达于全部T细胞表面的CD抗原是
  • CD2和CD3

  • 解析:CD3是T细胞共同的表面标志;CD2表达于全部T细胞和NK细胞表面。

  • [单选题]运动活跃,暗视野显微镜下呈投標样运动的是
  • 空肠弯曲菌

  • 解析:空肠弯曲菌含有两端单鞭毛,运动活跃,显微镜下可见投標样运动。

  • [单选题]APTT和PT无法筛查的凝血因子是
  • FXⅢ

  • 解析:FXⅢ作用是使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交联成稳定的纤维蛋白。FXⅢ缺乏时,APTT、PT均正常。

  • [单选题]骨骼肌主要含
  • CK-MM,几乎不含CK-BB,仅有少量CK-MB

  • 解析:骨骼肌中的CK同工酶主要是CK-MM,几乎没有CK-BB,只有少量CK-MB。

  • [单选题]天然的佐剂是( )
  • 百日咳杆菌

  • 解析:与抗原同时或预先注射于机体能增强机体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辅助物质称免疫佐剂,具有免疫原性的佐剂有:卡介苗、百日咳杆菌、脂多糖、细胞因子。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o484l.html
  • 相关资料
    考试资料
    相关科目: 肾内科学(副高) 中医眼科学(副高) 外科护理(副高) 超声医学技术(副高) 传染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2) 执业药师(中药) 住院医师规培(急诊科) 住院医师规培(针灸科) 公共卫生管理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