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咳嗽五日,痰黄而黏,咳时胸胁作痛,伴见面红目赤,烦热,咽喉干燥,舌红苔黄,脉弦数,最宜诊断为
  • 正确答案 :C
  • 肝火犯肺证


  • [单选题]少阳病是外感热病过程中,由表入里,由寒转热的中间过渡阶段,其病既不同于太阳之表寒,又不同于阳明之里热,其病属于
  • 正确答案 :D
  • 热郁表里之间


  •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是风温的诊断要点
  • 正确答案 :D
  • 在病变过程中易出现斑疹、痉厥、神昏及虚风内动症


  • [单选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治病必求于本"之"本"指的是
  • 正确答案 :C
  • 阴阳

  • 解析:"治病必求于本"之"本"指阴阳。此句从哲学的高度提示了治疗疾病的总则,即以调节阴阳为治疗总纲,与后世的"治病求本"不同。

  • [单选题]枳实导滞丸的组成药物中不含
  • 正确答案 :E
  • 木香、半夏

  • 解析:枳实导滞丸(《内外伤辨惑论》)   【组成药物】大黄 枳实 神曲 茯苓 黄芩 黄连 白术 泽泻   【功用】消导化积,清热利湿。   【主治证候】湿热食积证。脘腹胀痛,下痢泄泻,或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沉有力。

  • [单选题]手少阳三焦经的主治特点是
  • 正确答案 :A
  • 侧头、胁肋病


  • [单选题]善于治疗肝气郁滞之痛经,人称“气病之总司,妇科之主帅”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A
  • 香附

  • 解析: 香 附 理气调中,疏肝解郁,调经止痛  

  • [单选题]地龙与僵蚕的共同功效是
  • 正确答案 :C
  • 息风止痉

  • 解析:地龙     【应用】   1.高热惊痫,癫狂。   2.气虚血滞,半身不遂。   3.痹证。   4.肺热哮喘。   5.小便不利,尿闭不通。     僵蚕     【应用】   1.惊痫抽搐。   2.风中经络,口眼斜。   3.风热头痛,目赤,咽痛,风疹瘙痒。   4.痰核,瘰疬。能软坚散结。   【用法用量】 煎服,5~9g。研末吞服,每次1~1.5g。散风热宜生用,其他多制用。

  • [单选题]人体实验的道德原则,下列哪一项除外
  • 正确答案 :D
  • 符合实事求是的原则

  • 解析:符合实事求是的原则,人体试验的道德准则   有利于医学和社会发展   维护受试者利益   受试者知情同意   严谨的科学态度

  • [单选题]治疗筋脉挛急疼痛的药物,大多是何味药
  • 正确答案 :C
  • 解析:甘味 能补——补益 能和——和中、调和药性 能缓——缓急止痛 ①甘补:甘味有补益的作用,治疗虚证; ②甘和:甘味有和中、调和诸药的作用,治疗脾胃不和证,入复方调和诸药; ③甘缓:甘味有缓急止痛、缓解毒性的作用,治疗腹部或四肢挛急疼痛、药食中毒等。 (

  • [单选题]既能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又能凉血消痈,除烦安神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A
  • 丹参


  • [单选题]孙思邈医德思想中不包含的提法是
  • 正确答案 :E
  • 万物悉备,莫贵于人

  • 解析:孙思邈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 [单选题]头针进针时,应达到的解剖组织层是
  • 正确答案 :D
  • 帽状腱膜


  • [单选题]以下对发绀的描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E
  • 法洛四联症患者常表现为周围性发绀,皮肤温暖

  • 解析:法洛四联症患者常引起全身性发绀,皮肤温暖。

  • [单选题]当人们遭遇了丧失打击之后可能有何反应
  • 正确答案 :B
  • 有可能发展为创伤后应激障碍


  • [单选题]面瘫的治疗主要以哪些经穴为主
  • 正确答案 :B
  • 手足阳明、手足太阳

  • 解析:治法 祛风通络,疏调经筋。以手足阳明和手足太阳经穴为主。 主穴 攒竹 阳白 四白 颧髂 颊车 地仓 合谷 配穴 风寒证加风池;风热证加曲池;恢复期加足三里;人中沟歪斜加水沟;鼻唇沟浅加迎香;乳突部疼痛加翳风;舌麻、味觉减退加廉泉;目合困难加鱼腰、申脉(或昆仑)。 操作 攒竹、阳白均向鱼腰部透刺。面部腧穴均行平补平泻法,恢复期可加灸法。在急性期,面部穴位手法不宜过重,针刺不宜过深,取穴不宜过多,肢体远端的腧穴行泻法且手法宜重;在恢复期,肢体远端的足三里施行补法,合谷、昆仑行平补平泻法。余穴均用泻法。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o4d6jl.html
  • 相关资料
    推荐科目: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正高) 超声医学技术(正高) 整形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4) 中医针灸学主治医师(代码:350) 社区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73) 公卫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 CT技师 PRK-LASIK医师、技师 临床营养(师))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