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

E

题目:可引起中等量咯血的是(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萆薢的功效是( )
  • 利湿去浊,祛风除痹

  • 解析:萆薢的功效:利湿去浊,祛风除痹。主治病证:1.膏淋,白浊。为治膏淋要药。2.风湿痹痛。善治腰膝痹痛,筋脉屈伸不利。

  • [单选题]六经辨证中,以乌梅丸为代表方剂治疗的病证是
  • 厥阴病寒热错杂证

  • 解析:治疗厥阴病寒热错杂证的代表方剂是乌梅丸。   【该题针对“12六经辨证-厥阴病证”知识点进行考核】

  • [单选题]患者,男性,18岁,面颊痤疮满布,口干苦,小便黄,大便燥结,下列哪项水果不宜食用:
  • 芒果

  • 解析:根据患者症状可知其内火热邪盛,郁发于肌表故面颊痤疮满布,芒果为温热性水果,食之会加重患者体内热邪,故不宜食用。

  • [单选题]小儿形体望诊的顺序是
  • 头囟、躯干、四肢、毛发、指甲

  • 解析:考点:小儿形体望诊。 小儿形体望诊的顺序是头囟、躯干、四肢、毛发、指甲。

  • [单选题]喘而胸满闷塞,咳嗽,痰多粘腻色白,咯吐不利,舌苔白腻,脉象滑。证属
  • 痰浊阻肺


  • [单选题]能润肠通便,富含油脂,治疗老人虚人便秘多用的药物是( )
  • 火麻仁、郁李仁

  • 解析:火麻仁:润肠通便。郁李仁:润肠通便,下气行水。能润肠通便,富含油脂,治疗老人虚人便秘。

  • [单选题]下列有关乙脑流行病学叙述,错误的是( )
  • 温带和热带地区流行高峰在7-9月

  • 解析: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的病原体于1934年在日本发现,故名日本乙型脑炎。1939年我国分离到乙脑病毒,解放后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改名为流行性乙型脑炎。本病主要分布在亚洲远东和东南亚地区,经蚊传播,多见于夏秋季。临床上急起发病,有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等,重型患者病后往往留有后遗症,属于血液传染病。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o50k8o.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普通外科(正高) 麻醉学(正高) 口腔修复学(正高) 超声医学(正高) 全科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01) 口腔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54) 执业药师(中药)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病理科) 公卫医师定期考核 公卫执业医师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