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β-细辛醚

C

题目:石菖蒲中枢镇静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是

解析:石菖蒲中枢镇静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是β-细辛醚,β-细辛醚去除挥发油仍有镇静作用。故C正确。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医药工业上重要原料薯蓣皂苷,其水解产物薯蓣皂苷元结构类型为
  • 异螺甾烷醇型

  • 解析:甾体皂苷分子中不含羧基,呈中性,故又称中性皂苷。C-25有两种构型:当甲基位于环平面上的直立键时为β型,其绝对构型为L型,称为螺旋甾烷,如菝葜皂苷元和剑麻皂苷元等;当甲基位于环平面下的平伏键时为α型,其绝对构型为D型,称为异螺旋甾烷,如薯蓣皂苷元和沿阶草皂苷D苷元等。故本题应选B。

  • [单选题]血余炭与藕节都具有的功效为
  • 化瘀止血,收敛止血

  • 解析:血余炭具收敛止血,化瘀,利尿之功;主治出血症,小便不利等症。藕节具收敛止血,化瘀之功;主治出血症。故C正确。

  • [单选题]人参配莱菔子在药物七情配伍关系中属于:( )
  • 相恶

  • 解析:A.相使:两种性能功效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药物的功效。如麻黄配桂枝,能增强发汗解表,祛风散寒的作用;附子、干姜配合应用,以增强温阳守中,回阳救逆的功效;陈皮配半夏以加强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之功;全蝎、蜈蚣同用能明显增强平肝息风,止痉定搐的作用。B.相畏:就是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降低或消除。如半夏畏生姜,即生姜可以抑制半夏的毒副作用,生半夏可"戟人咽喉"令人咽痛音哑,用生姜炮制后成姜半夏,其毒副作用得到缓解;甘遂畏大枣,大枣可抑制甘遂峻下逐水,损伤正气的毒副作用;熟地畏砂仁,砂仁可以减轻熟地滋腻碍胃,影响消化的副作用;常山畏陈皮,陈皮可以缓和常山截疟而引起恶心呕吐的胃肠反应。C.相杀:就是一种药物能够降低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如羊血杀钩吻毒,金钱草杀雷公藤毒,麝香杀杏仁毒,绿豆杀巴豆毒,生白蜜杀乌头毒,防风杀砒霜毒等。D.相反:就是两种药物同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或副作用。如甘草反甘遂,贝母反乌头等,详见用药禁忌"十八反"、"十九畏"中若干药物。E.相恶 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如人参恶莱菔子,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生姜恶黄芩,黄芩能削弱生姜的温胃止呕作用。

  • [单选题]患者,女,25岁,虚烦不安,失眠心悸,头目眩晕,咽干口燥,舌红,脉弦细,宜首先选用的药物是( )
  • 酸枣仁

  • 解析:[养心安神药药性能功效临床应用.png]

  • [单选题]某男,30岁。上腹胀满,食后加重,大便溏,日2~3次,舌苔白腻,脉滑,治以半夏泻心汤。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关于调整阴阳以恢复其平衡的治疗学思想,其治则是
  • 泻之于内


  • [单选题]下列黄酮苷元进行纸层析,若用2%-6%的醋酸水溶液展开,停留在原点的是
  • 黄酮醇

  • 解析:吸附强度主要取决于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酚羟基的数目与位置等及溶剂与黄酮类化合物或与聚酰胺之间形成氢键缔合能力的大小。不同类型黄酮化合物,先后流出顺序一般是:异黄酮,二氢黄酮醇,黄酮,黄酮醇。所以黄酮苷元进行纸层析,若用2%-6%的醋酸水溶液展开,停留在原点的是黄酮醇。故本题应选E。

  • [单选题]木栓细胞数列,皮层外侧为石细胞环带,内侧石细胞多分枝的为
  • 厚朴

  • 解析:厚朴显微鉴别:树皮横切面:木栓层为10余列木柱细胞,有时可见落皮层。皮层外侧有石细胞环带,内侧散有石细胞群及多数油细胞,油细胞切向延长,长约至140μm,有的石细胞呈分枝状;纤维束稀少。韧皮部占绝大部分,韧皮射线宽1-3列细胞,向外渐变宽;纤维束众多,略切向断续排列成层;壁极厚;油细胞颇多,单个散在或2-5个相连。该品薄壁细胞含黄棕色物、淀粉粒(多糊化),并有少数草酸钙小方晶。

  • [单选题]具有活血止痛,行气解郁,凉血清心功效的药物是:( )
  • 郁金

  • 解析:A.川芎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B.丹参功效: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C.延胡索功效:活血,行气,止痛。D.姜黄功效:破血行气,通络止痛。

  • [单选题]既能泻下攻积,又能清热泻火、活血化瘀、解毒凉血的药物是( )。
  • 大黄

  • 解析:大黄的功效: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o90d8.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卫生毒理(正高) 口腔修复学(副高) 疾病控制(副高) 中医妇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1)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9)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住院医师规培(外科) 住院医师规培(医学检验科) 住院医师规培(放射肿瘤科) 执业兽医(水生动物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