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酮体

B

题目:脂肪大量动员时肝内的乙酰CoA主要转变为

解析:脂肪被脂肪酶分解生成游离脂肪酸,经β氧化形成乙酰CoA后进入呼吸链产生ATP。β氧化生成的乙酰CoA是合成酮体的原料,生成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合称为酮体。故选B。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分泌促胃液素的细胞是
  • G细胞

  • 解析:迷走神经兴奋使G细胞分泌促胃液素、刺激胃黏膜;肥大细胞分泌组胺,进而促进胃酸分泌。

  • [单选题]女,65岁。突发剧烈头痛后昏迷1小时。查体:深昏迷,颈强直,四肢无自主活动,肌张力高,腱反射活跃。头部CT示脑沟与脑池高密度影。最可能的诊断是
  • 蛛网膜下隙出血

  • 解析:蛛网膜下隙出血发病前多数患者有情绪激动、用力、排便、咳嗽等诱因。发病突然,有剧烈头痛、项背痛或下肢疼痛;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全身冷汗。半数患者可出现精神症状,如烦躁不安、意识模糊、定向力障碍等。以一过性意识障碍多见,严重者呈昏迷状态,甚至出现脑疝而死亡。脑膜刺激征明显,常在蛛网膜下隙出血后1~2天内出现。头部CT:诊断急性蛛网膜下隙出血准确率较高。显示脑沟与脑池密度增高。颈内动脉瘤破裂出血以大脑外侧裂最多。大脑中动脉瘤破裂血液积聚患侧外侧裂,也可流向环池、纵裂池。基底动脉瘤破裂后,血液主要聚积于脚间池与环池附近。出血后第一周内CT显示最清晰,1~2周后出血逐渐吸收。但CT无法分辨脑脊液中红细胞和白细胞,在严重化脓性脑膜炎时蛛网膜下隙、脑沟等也呈高密度。

  • [单选题]纤溶酶的主要作用是
  • 水解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

  • 解析:纤溶酶属于丝氨酸蛋白酶,它最敏感的底物是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在纤溶酶作用下,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可被分解为许多可溶性小肽,称为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纤溶酶是血浆中活性最强的蛋白酶,特异性较低,除主要降解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外,对FⅡ、FⅤ、FⅧ、FⅩ、FⅫ等凝血因子也有一定的降解作用。故本题答案为E。

  • [单选题]进行膳食调查的主要目的是
  • 了解膳食组成及营养素摄取情况

  • 解析:膳食调查目的是为了居民膳食摄取情况及其与营养供给量之间的对比情况;了解与营养状况有密切关系的居民体质与健康状态,发现营养不平衡的人群,为进一步营养监测和研究营养政策提供基础情况;作某些综合性或专题性科学研究,如某些地方病、营养相关疾病与营养的关系,研究某些生理常数、营养水平判定指标,复核营养推荐供给量等。

  • [单选题]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血压控制目标值应小于
  • 130/80mmHg

  • 解析:糖尿病人应该经常进行血压监测,一旦发现血压高于正常范围,立即在医嘱下进行积极治疗。努力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尽量减少其并发症。

  • [单选题]男,44岁。因急性继发性腹膜炎入院,行非手术治疗。观察10小时,如决定手术治疗,不属于其手术适应症的是
  • 呼吸性碱中毒

  • 解析:其余四项均为手术指证。

  • [单选题]女,21岁,午后发热伴胸闷、气短1周入院,胸部X线片示:左侧胸腔积液(大量)。其气短的最主要原因是
  • 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 解析:胸腔积液时肺组织受压、萎陷,导致胸廓活动受限,引起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 [单选题]男,65岁。持续胸痛4小时,心电图提示: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0.2mV。最可能出现的心律失常是
  • 房室传导阻滞

  • 解析:由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推测该患者为下壁心肌梗死,常见缓慢型心律失常,故最可能出现房室传导阻滞。

  • [单选题]女,55岁。突发右上腹痛,伴高热18小时。既往胆总管结石2年,查体:T39.4℃,P124次/分,BP60/40mmHg,一般情况差,皮肤巩膜黄染,四肢湿冷,心肺(-),右上腹有压痛、反跳痛,肌紧张(+),Murphy征(+),首选的治疗方案是
  • 急诊胆管减压,T管引流

  • 解析:根据题意,该患者应当诊断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其治疗原则就是紧急手术,胆管降压、使用T形管引流。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od0d6.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神经内科(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技术(正高) 中医皮肤与性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39) 核医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77) 放射医学技术(师)(代码:206) 住院医师规培(妇产科) 住院医师规培(核医学科)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眼科) 口腔医师定期考核 中医临床三基(药师)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