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外展神经

D

题目:外直肌的支配神经为

解析:1.外直肌由第Ⅵ脑神经支配,血液供应为眼动脉外肌支。 2.内直肌由第Ⅲ脑神经下支支配,血液供应来自眼动脉内肌支。 3.上斜肌受第Ⅳ脑神经支配,血液供应为眼动脉外肌支。 4.眼轮匝肌是由面神经支配的横纹肌,司眼睑闭合,此肌纤维走行与睑裂平行呈环形。 5.下斜肌肌肉平面与视轴呈50°角,下斜肌受第Ⅲ脑神经下支支配,血液供应为眼动脉内肌支和眶下动脉分支。 6.上直肌肌肉平面与视轴夹角为23°,上直肌由第Ⅲ脑神经上支支配。 7.提上睑肌由动眼神经支配,司上睑提起使睑裂开启。 8.下直肌由第Ⅲ脑神经下支支配。血液供应来源于眼动脉内肌支和眶下动脉分支。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引起睑腺炎最主要的细菌是( )。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解析:该题是基础理论记忆题。睑腺炎是一种由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炎症。大多数睑腺炎由葡萄球菌感染引起,最常见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因此答案选B。

  • [单选题]急性视网膜坏死的主要病因是( )。
  •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 解析:急性视网膜坏死的病原体主要是单纯疱疹病毒或带状疱疹病毒。

  • [单选题]睫状神经节距眶尖约( )
  • 10mm

  • 解析:睫状神经节在眶内的位置是位于眶尖前方约10mm

  • [单选题]角膜化学伤或热烧伤后,角膜缘受损少于1/2周以下,角膜表面无明显溃烂,选择的治疗是
  • 部分异体角膜缘移植

  • 解析:1.角膜缘受损少于1/2周以下,角膜表面无明显溃烂,应行角膜缘移植术。 2.角膜缘全周受损,角膜发生弥漫性溶解溃烂,有迅速变薄穿孔趋势,应行带角膜缘的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

  • [单选题]属于中度眼外伤的是( )。
  • 眼睑及泪小管撕裂伤

  • 解析:该题是基础理论记忆题,备选答案是眼外伤轻、中度损伤的临床描述。轻伤:包括眼睑擦伤及淤血、结膜下出血、结膜和角膜表面异物、角膜上皮擦伤、眼睑Ⅰ度热烧伤和电光性眼炎等。中度伤:包括眼睑及泪小管撕裂伤、眼睑Ⅱ度烧伤、球结膜撕裂伤、角膜浅层异物等。角膜上皮擦伤、眼睑Ⅰ度热烧伤、结膜下出血、结膜及角膜表面异物等属于轻度眼外伤。眼睑及泪小管撕裂伤属于中度眼外伤。

  • [单选题]一婴儿,出生后3天发现双眼睑红肿,水样血性分泌物,不久见双眼大量脓性分泌物,检查:双眼睑结膜高度充血,耳前淋巴结肿大,上述患儿眼部感染最有可能的来源是
  • 经母亲产道感染

  • 解析:本病诊断为新生儿淋球菌性结膜炎,其最常见的感染途径为经母亲产道感染。

  • [单选题]有关视觉电生理检查,正确的是
  • 包括眼电图、视网膜电图和视觉诱发电位

  • 解析:视觉电生理检查是通过视觉系统的生物电活动检测视觉功能,包括眼电图(EOG)、视网膜电图(ERG)以及视觉诱发电位(VEP)。视觉电生理检查是一种无创性、客观性的视功能检查方法,更适用于检测不合作的幼儿、智力低下患者及伪盲者的视功能。在屈光间质混浊时亦可了解眼底有无严重病变。

  • [单选题]患者女,36岁,右眼被飞溅的碎玻璃击中致伤1天。检查:全身情况尚可,右眼视力:手动,左眼视力:1.2;颞侧角膜可见贯通伤口。如果看不到异物,应对患者进行下列哪项检查
  • 磁共振检查

  • 解析:眼内异物伤 1.X线检查法 通常用X线摄片法诊断眼内异物。一般摄头颅和眼球的侧位片及后前位片。从平片上可以确定有无异物及其大小、形状和大致的位置。如进行定位摄片,则可判断异物的准确位置。适用于金属异物、较大的石片和玻璃等异物。 2.CT检查 可能更清楚地判断异物及其位置。适用于金属和大多数非金属异物。 3.磁共振成像法(MRI) 适用于非金属异物,较CT更清楚。 4.超声探查法 超声检查的A型扫描和B型扫描都可以诊断异物。超声检查不仅能显示各种金属异物,而且对X线无法显示的非金属异物也能清楚显示。 5.化学分析法 利用铜异物使眼组织和房水中铜含量增加的特点来判断异物的性质。患者颞侧角膜可见贯通伤口,故考虑进行磁共振检查。答案选D。

  • [单选题]以下哪一项不是睑内翻的病因
  • 泡性角结膜炎

  • 解析:泡性角结膜炎不会形成结膜瘢痕,因此不是睑内翻的原因。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od8kg6.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烧伤外科(正高) 精神病学(正高) 中医儿科学(正高) 泌尿外科学(副高)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副高) 普通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7) 病理学主治医师(代码:351) 主管药师(代码:366)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全科) 助产士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