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心搏骤停后脑损伤 心搏骤停后心肌功能障碍 全身性缺血/再灌注反应 持续未解除的病因
ABDF
题目: 患者男,75岁。因“肺部感染”来诊。住院治疗6天仍无明显好转,夜间突发氧饱和度快速下降,进而出现呼吸、心搏骤停,行心肺复苏抢救约10分钟后恢复自主心律,持续球囊面罩通气,送入重症监护室继续治疗。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查体:体温35.6 ℃,脉搏72 次/分,自主呼吸频率 0次/分,血压85/46 mmHg(1 mmHg=0.133 kPa),血氧饱和度84%。昏迷,口唇轻度发绀,颈静脉无怒张。左肺呼吸音低,右肺呼吸音清晰,双肺可闻及少量湿啰音,心率72次/分,节律整齐,未闻及明显杂音。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敌百虫中毒洗胃液不该用的为
碳酸氢钠
[单选题]患者女性,26岁,产后3天出现发热,体温>38℃,伴有寒战,不符合血源性感染临床诊断标准的是
尿量减少,<30ml/h
[单选题]有关创伤后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反应,不正确的是
皮质激素分泌增加,抑制葡萄糖异生,使血糖降低
解析:创伤后机体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葡萄糖异生,与肾上腺、胰高血糖素等共同促进血糖升高,答案C错误。余选项描述均正确。
[单选题]患者的院前急救处理,遵循的顺序是
头到脚
[单选题]感染性休克的治疗中最重要的治疗是
补充血容量同时抗感染
解析:治疗原则是抗休克、抗感染同时进行;休克控制后,仍需抗感染。
[单选题]患者女性,80岁,反复黑朦3年余入院。查体:BP120∕60mmHg,P50次∕分,R20次∕分,双肺呼吸音清,心脏听诊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无水肿。动态心电图示:24小时总心率50000次,长R-R间歇120次,最长R-R间歇3.2秒,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行永久起搏器置入术,术后2个月后出现起搏器囊袋红肿,有压痛,并伴有体温升高。首先考虑诊断
感染
解析:感染为起搏器常见的并发症,局部感染可因埋藏囊腔积血、炎症感染或脓肿形成所致。高龄及瘦弱患者因皮下组织菲薄,可导致起搏器磨破皮肤而感染。全身感染较少见,但由于心腔内电极易损伤心内膜,故可能引起严重的感染性心内膜炎。而皮肤坏死多发生于术后早期,消瘦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如起搏器系统埋藏过浅,皮囊张力扩大,引起局部皮肤缺血坏死,或由于外伤引起局部皮肤炎症侵犯,均可导致皮肤坏死破溃或感染。
[单选题]引起失血性休克的急性失血量,最低为全血量的
20%
解析:出血性休克多见于肝、脾破裂,股骨、骨盆骨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等,其发生与失血量和出血速度有关;成人一般急性失血超过全身血容量的20%(>800ml),即可出现休克。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oddg04.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