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洋地黄过量或中毒
D
题目:
男,54岁,风心病伴左心衰竭患者,应用洋地黄3周后出现频发多源性室性早搏。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患儿男,8个月。发热2小时,惊厥1次就诊。既往无抽搐史。惊厥表现为面色发绀,双目凝视,口吐白沫,四肢强直,呼之不应,持续3~4分钟缓解。体检:神清,前囟平,T39.8℃,热病容,反应好,咽充血,心肺腹无异常,脑膜刺激征阴性。四肢活动及神经反射正常。此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单纯性热性惊厥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小儿热性惊厥的分析掌握。热性惊厥分单纯性、复杂性两种。单纯性热性惊厥的发热原因为上呼吸道感染(上感),惊厥出现于体温急骤升高之际,上感发热病程的24小时之内,一次热程只抽搐一次,抽搐时间短于10分钟,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选项C符合题意,为正确答案。B项中毒性脑病有发热抽搐,是在急性全身感染时出现类似脑炎的表现,为高热、呕吐、烦躁、惊厥和昏迷,有急性感染的原发病,与题干题意不符合。D项复杂性热性惊厥,与单纯性热性惊厥的不同在于第一次发作于任何年龄,发热抽搐惊厥可出现于发热的任何时间内,抽搐时间大于10~15分钟,局限于身体一侧或两侧不对称,一次热程可抽搐数次,神经系统检查有异常体征,与题干题意不符合。E项Reye综合征,患儿除高热、抽搐外,频繁剧烈呕吐,抽搐为反复发生,伴进行性意识障碍,肝功异常,与题干题意不符合,均不宜选。A项婴儿痉挛症是不伴发热的抽搐,每天发作几次不等,抽搐的动作是头及躯干前倾、屈曲、上肢伸直再屈曲内收、下肢屈曲,表现与题干不符。不选A、B、D、E项。
[单选题]从设计规定的研究对象中随机抽出一部分进行调查,称为
抽样调查
解析:抽样调查概念:按一定的比例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人(样本)进行调查,以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称为抽样调查。
[单选题]符合中度昏迷表现的是
眼球无转动
解析:昏迷分浅、中度、深昏迷3种程度。浅昏迷表现为睁眼反射消失或偶见半闭合状态,无自发语言和有目的的活动,疼痛刺激时有回避动作和痛苦表情,脑干反射(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咳嗽反射和吞咽反射等)基本保留。中度昏迷时强烈刺激可见防御反射,角膜反射消失,眼球无转动,呼吸节律紊乱,故选C。深昏迷时对任何刺激均无反应,全身肌肉松弛,瞳孔散大,脑干反射消失。
[单选题]对霍奇金淋巴瘤最具诊断意义的细胞是
R-S细胞
解析:本题考查霍奇金淋巴瘤的检查和诊断,霍奇金淋巴瘤除有无痛性淋巴结肿大的表现外,骨髓检查发现特异性的R-S细胞(里-斯细胞),可确定诊断,故选A。
[单选题]易发生DIC的急性白血病类型是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解析:5个备选答案均为急性白血病,都会因大量白血病细胞破坏后释放出组织因子,促进凝血而诱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但由于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与其他4型白血病不同,其白血病细胞内含有大量颗粒,有更强的促凝活性,因而最易发生DIC。3最易出血。(白血病M3型最容易出血,最易发生DIC)
[单选题]在心理测验中,主试人要对所有被试者使用统一的指导语以使被试者完成测验,其所遵从的心理测验原则为
标准化原则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应用心理测验的标准化原则的记忆。统一原则、指导原则(A、E)不能准确概括心理测验的某方面原则,保密原则(C)是测验工具和测验结果的保密,客观性原则(D)是指对实验结果的理解应当遵循客观性原则。
[单选题]血循环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发生远处血管阻塞的现象称为
栓塞
解析:此题是记忆题,要求掌握栓塞的基本概念。
[单选题]骨盆测量,属于狭窄的径线是
髂棘间径22cm
解析:正常径线:骶耻外径正常值18~20cm,髂嵴间径正常值23~26cm,坐骨棘间径正常值10cm,髂棘间径为23~26cm、出口后矢状径为8~9㎝。
[单选题]溃疡病急性穿孔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是
腹膜炎体征,肠鸣明显减弱或消失
解析:溃疡病急性穿孔后,大量胃肠内容进入腹膜腔,迅速出现弥漫性腹膜炎体征。肠鸣明显减弱或消失是因为毒素入血,导致麻痹性肠梗阻的表现。B项无特异性,胆道结石也有可能发生剧烈绞痛。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on3486.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