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12秒

C

题目:血栓性疾病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可能短于

解析: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导致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正常值为12-14秒(PT时间有争议,有不同的定值规定,大约在11---16秒之间)。凝血酶原时间缩短见于:妇女口服避孕药、血栓栓塞性疾病及高凝状态,时间会短于12秒。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引起重型肝炎最多见的原因是
  • 乙型肝炎

  • 解析:重型肝炎是以大量肝细胞坏死为主要病理特点为表现的一种严重肝脏疾病,可引起肝衰竭甚至危及生命,是肝病患者病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引起重型肝炎的原因很多,包括乙肝病毒感染,甲、戊病毒及其它泛嗜病毒如EBV、CMV等感染,其中最多见的为乙型肝炎。

  • [单选题]易引起刺激性干咳的抗高血压药是
  • 卡托普利

  • 解析:本题考查抗高血压药的不良反应。ACEI可引起非特异性气道超反应性、呼吸困难、支气管痉挛、持续性干咳、水肿。其中咳嗽多发生于夜间或于夜间或平卧时加重,尤其是妇女或非吸烟者。血管紧张素Ⅰ和缓激肽的水解均需要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影响AngⅡ形成的药物能拮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使增压物质AngⅡ合成减少,同时又促进血管舒缓素-激肽-前列腺素系统,刺激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使降压物质缓激肽增多,血压下降。但缓激肽增多可引起缓激肽效应,发生咳嗽、血管性水肿等。所以,干咳和水肿与服用ACEI后缓激肽增加、P物质水平增高和刺激迷走C纤维有关。卡托普利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顽固性干咳为其常见不良反应。故答案选B。

  • [单选题]氨甲苯酸(PAMBA)的作用机制是
  • 对抗纤溶酶原激活因子

  • 解析:本题考查氨甲苯酸的促凝血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氨甲苯酸为抗纤维蛋白溶解药,与纤溶酶中的赖氨酸结合部位结合,阻断纤溶酶的作用。低剂量防止纤溶酶原激活;高剂量直接抑制纤溶酶原的活性,从而抑制纤维蛋白凝块的裂解而止血。临床上主要用于纤维蛋白溶解症所致的出血,对癌症出血、创伤出血及非纤维蛋白溶解引起的出血无止血效果。故答案选A。

  • [单选题]蛋白质和多肽的吸收具有一定的部位特异性,其主要吸收方式是( )。
  • 膜动转运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on51gw.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内科(正高) 妇女保健(正高) 理化检验技术(正高) 核医学技术(正高) 口腔内科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技术(副高) 肿瘤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42) 住院医师规培(针灸科) 公共基础知识 乡村医生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