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成脓期

C

题目: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肺痈的病理表现阶段的是

解析:C肺痈四期为:初期(表证期)、成痈期、溃脓期、恢复期。成脓期不属于肺痈的病理表现阶段。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肺在体为( )
  • 解析:肺在体为皮。

  • [单选题]作为机体获得对HBV免疫力及乙型肝炎患者痊愈的指标是
  • 抗-HBs(+)

  • 解析:乙肝五项(“两对半”)是诊断乙肝感染的基本依据,HBsAg(+)提示感染了乙肝病毒,但不提示病毒复制及传染性;抗-HBs(+)表示有保护性抗体,对乙肝有免疫力,注射乙肝疫苗及自然感染痊愈后都可产生抗-HBs;HBeAg(+)是乙肝病毒复制的指标,提示有传染性;抗-HBe(+),一般情况下提示乙肝病毒低复制或不复制,少数情况下结合DNA检测明确是否存在病毒变异;抗-HBc提示感染过乙肝;抗HBc-IgM(+)提示病毒复制。

  • [单选题]治疗噎膈气虚阳微证,首选的方剂是
  • 补气运脾汤

  • 解析:噎膈气虚阳微证可见长期饮食不下,或食后即吐,泛吐清涎,面色白,精神倦怠,形寒气短,腹胀浮肿,足肿,舌淡苔白,脉细弱等,治宜补气温阳,主方用补气运脾汤。

  • [单选题]合谷在调汗方面的作用常与何穴配伍
  • 复溜

  • 解析:白天大量出汗时称之为“自汗”是由于气虚不固所致。复溜属肾经经穴,补之可温肾壮阳,卫外固表;合谷属大肠经经穴,泻合谷可清气分之热,热清表固而汗止。两穴为经验配穴,可有效治疗体虚汗证。

  • [单选题]燥邪致病多从
  • 口鼻而入

  • 解析:燥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邪为多发于秋季的干燥涩滞之病邪,侵犯人体,最易损耗津液,出现各种干燥、涩滞的症状,如口燥咽干,皮肤干涩,甚则皲裂,毛发不荣,小便短少,大便于结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燥胜则干。" 2)燥易伤肺: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肺司呼吸,开窍于鼻,燥邪易从口鼻而入,故最易损伤肺津,从而影响肺气之宣降,甚或燥伤肺络,出现干咳少痰,或痰黏难咯,或痰中带血,甚则喘息胸痛等。由于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津耗伤,大肠失润,传导失司,可现大便干涩不畅等症。

  • [单选题]关于左心室肥大,以下错误的是
  • ST段下移≥0.03mV

  • 解析:左室肥大的心电图表现为ST段下移≥0.05mV,所以D选项描述的是错误的。

  • [单选题]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听诊心音时的表现是( )
  • 第一心音减弱

  • 解析: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常无症状。听诊时心尖部第一心音强度减弱,此是由于P-R间期延长,心室收缩开始时房室瓣叶接近关闭所致。

  • [单选题]患者胸腹胀满,身重食少,手足不温,小便短少,大便溏薄,半身以下肿甚,舌淡苔白厚腻,脉象沉迟者,治当选用
  • 实脾散

  • 解析:患者胸腹胀满,身重食少,手足不温,小便短少,大便溏薄,半身以下肿甚,舌淡苔白厚腻,脉象沉迟为阳虚水肿。治宜温阳健脾,行气利水。真武汤与实脾散均可治水肿。但实脾散温阳健脾,行气利水,主治阳虚水肿兼有气滞,症见大便溏薄、胸腹胀满者。真武汤偏于温肾,兼能敛阴缓急,适用于以阳虚水肿为主,而兼见腹痛下利、四肢沉重疼痛者宜选用实脾散。

  • [单选题]ALT基本正常,AST显著增高,ALT/AST<1的疾病是( )
  • 酒精性肝病

  • 解析:酒精性肝病,化验检查: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一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PT),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和缺糖转铁蛋白(CDT)等指标升高。其中AST/ALT>2、GGT升高、MCV升高为酒精性肝病的特点,而CDT测定虽然较特异但临床未常规开展。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ond1do.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胸心外科(正高) 泌尿外科学(副高) 中医眼科学(副高) 疾病控制(副高) 环境卫生(副高) 精神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40) 中医临床三基(医院管理分册) 核医学医师 口腔学专业知识 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