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休克
C
题目:患者,男性,40岁,于饱餐、饮酒后突然发生中上腹持久剧烈疼痛,伴有反复恶心、呕吐。体检:上腹部压痛,腹壁轻度紧张。测血清淀粉酶明显增高。
解析:1.根据患者病史和临床表现,初步考虑患者为急性胰腺炎。此类患者首选的处理措施是禁食及胃肠减压,后者可减少胃酸与食物刺激胰液分泌,减轻腹痛与腹胀。
2.急性胰腺炎根据病理损害程度分为水肿型和出血坏死型。前者多见,一般较轻,数日可自愈,不出现全身和局部并发症;而后者则病情较重,易并发休克、腹膜炎等,死亡率高。
3.经治疗后,腹痛呕吐基本缓解,可给少量碳水化合物类流质,以后逐渐恢复饮食,但忌油脂。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大量蛋白尿是指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
3.5g
解析:临床上所指的大量蛋白尿是指24小时尿蛋白定量>3.5g,超过3.5g,即可诊断为“肾病综合征”。
[单选题]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发病机制
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解析: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白血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各种因素致机体免疫功能缺陷,对恶性细胞不能识别与消灭,使之得以繁殖,最终导致白血病。ITP的发病与免疫因素密切相关,目前多认为血小板相关抗体或抗血小板抗体等自身抗体的形成在ITP的发病机制中非常重要。缺铁性贫血是体内用来制造血红蛋白的贮存铁缺乏,血红蛋白合成减少、红细胞生成障碍引起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贫血。【该题针对“贫血”知识点进行考核】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onne4l.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