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右眼上斜肌麻痹

B

题目:患者,男,12岁,摔伤后歪头视物半年,检查见视力右1.0左1.0,双眼前节及眼底未见异常,眼位角膜映光OD+10°R/L15°,代偿头位,头向左肩倾,面向左转,下颌内收,右眼内转伴上转,Bielschowsky征右侧(+),最可能的诊断是

解析:本题属于临床分析应用题,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符合右眼上斜肌麻痹的诊断。在上斜肌麻痹时麻痹眼为高位眼,头向低位眼一侧倾斜,下颌内收;如头向高位眼一侧倾斜时,垂直斜度加大,为Bielschowsky征(+),诊断为该侧上斜肌麻痹。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关于角膜厚度测量仪的叙述,有误的是
  • 旋转玻璃平板至两个角膜光学切片的上皮对齐时的转动量就是角膜厚度

  • 解析:两块平行玻璃平板中上方的玻璃平板可以旋转,而下方的玻璃平板固定,通过两块玻璃平板可以看到两个相同但具有一定移开的角膜光学切片,通过裂隙灯观察,并同时转动上方玻璃平板至一个角膜光学切片的上皮与另一个角膜光学切片的内皮对齐时,此时转动的量(有标尺)就是角膜厚度。

  • [多选题]下面哪些药物是对晶状体有毒性作用的 ( )
  • 糖皮质激素

    匹罗卡品

    氯丙嗪长期应用可致白内障

    丁卡因

  • 解析:局部或全身用药以及毒性物质诱发产生白内障,临床已有诸多报告,并引起人们重视。与眼科临床有直接关联的中毒性白内障主要由以下几种药物引起:1.肾上腺皮质激素:长期全身或局部应用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产生后囊膜下混浊,其形态与放射性白内障相似。2.缩瞳剂:长期使用抗胆碱酯酶类缩瞳剂,特别是长效缩瞳剂如碘磷定,可以引起前囊膜下产生微细囊泡,晚期可以引起后囊膜下和晶状体核的改变。短效缩瞳剂,比如毛果芸香碱(匹罗卡品)也可以产生同样的结果。3.氯丙嗪:长期给予氯丙嗪,可在前囊和皮质浅层出现微细的白色点状混浊,往往可在瞳孔区形成典型的星形混浊外观。4.其他制剂有抑制有丝分裂作用的药物,如二甲磺酸丁,硝基化合物如二硝基酚,二硝基邻甲酚和三硝基甲苯(TNT);其中后者在职业病防护中占有重要位置。此外尚有萘、丁卡因、铊制剂等也可以诱发白内障产生。

  • [单选题]郁证的形成与五脏关系最密切的有( )
  • 心、肝、脾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ony7o.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小儿外科(正高) 皮肤与性病学(副高) 营养与食品卫生(副高) 变态反应(副高) 眼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4)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代码:207) 病理学技术(士)(代码:106)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 执业兽医(水生动物类) 医学检验(士)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