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是凹陷处的穴位是
  • 正确答案 :C
  • 听宫


  •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症状不属于湿温邪遏卫气证表现
  • 正确答案 :A
  • 寒甚热微,身痛有汗


  • [单选题]下列有关隔离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D
  • 根据传染病的平均传染期来确定隔离期限

  • 解析:隔离的概念   将传染期内的传染病患者或病原携带者置于不能传染给他人的条件之下,暂时避免与周围人群接触,防止病原体扩散,便于管理和消毒,同时也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对于不明原因的突发传染病,有效的隔离措施对控制其播散往往起决定性作用。

  • [单选题]学习和记忆的电生理学基础是
  • 正确答案 :D
  • 突触长时程增强电位

  • 解析:记忆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   (1)记忆的分类:根据记忆的内容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4种。   (2)记忆系统:在记忆过程中,由于从信息的输入到提取经过的时间间隔不同,对信息的编码方式也不同。   可以把记忆分为3种系统,即感觉记忆系统、短时记忆系统和长时记忆系统。   (3)记忆过程:记忆的三个基本环节是识记、保持和遗忘、回忆和再认。

  • [单选题]伏暑见寒热似疟,身热午后甚,入暮尤剧,天明得汗诸症稍减,但胸腹灼热不除,口渴心烦,脘痞呕恶,舌红,苔薄黄而腻,其治疗方剂是
  • 正确答案 :C
  • 蒿芩清胆汤


  • [单选题]除了治疗泌尿系疾病外,中极穴还常用于治疗
  • 正确答案 :D
  • 妇科病症

  • 解析:中极 膀胱募穴 定位 前正中线上,脐下4寸。 主治 ①遗尿、小便不利、癃闭等泌尿系病证;②遗精、阳痿、不育等男科病证;③月经不调、崩漏、阴挺、阴痒、不孕、产后恶露不尽、带下等妇科病证。 操作 直刺1~1.5寸;孕妇慎用。

  • [单选题]三物备急丸的组成药物是
  • 正确答案 :E
  • 大黄、干姜、巴豆

  • 解析:三物备急丸:大黄、干姜、巴豆。

  • [单选题]主治阴暑证的方剂是
  • 正确答案 :D
  • 香薷散

  • 解析:香薷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功用】香薷 白扁豆 厚朴 酒一分   【功用】祛暑解表,化湿和中。   【主治证候】阴暑。恶寒发热,头重身痛,无汗,腹痛吐泻,胸脘痞闷,舌苔白腻,脉浮。

  • [单选题]手阳明大肠经的输穴是
  • 正确答案 :B
  • 三间

  • 解析:三间 输穴 定位 微握拳,在食指桡侧,第2掌指关节后凹陷处。 主治 ①齿痛、咽喉肿痛等五官疾患;②腹胀、肠鸣等肠腑病证;③嗜睡。 操作 直刺0.3~0.5寸。

  • [单选题]治疗寒湿痹证,骨节疼痛,宜选用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A
  • 附子

  • 解析:附 子 散寒止痛。回阳救逆,补火助阳 回阳救逆第一品药.

  • [单选题]痰火凝结之瘿瘤、瘰疬选用的最佳药物是
  • 正确答案 :D
  • 夏枯草

  • 解析:夏枯草   性能辛、苦,寒。归肝、胆经。   功效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   应用   1.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目珠夜痛。   2.瘰疬、瘿瘤。   3.乳痈肿痛。   用法用量煎服,9~15g。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慎用。   

  • [单选题]既能凉血止血,又能活血祛瘀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A
  • 茜草

  • 解析:茜草   性能:苦,寒。归肝经。   功效:凉血化瘀止血,通经。   应用:   出血证。本品既能凉血止血,又能活血行血,故可用于血热妄行或血瘀脉络之出血证,对血热夹瘀的各种出血证,尤为适宜。   血瘀经闭,跌打损伤,风湿痹痛。本品活血祛瘀,通经络,行瘀滞,故可用于上述病证,尤为妇科调经要药。

  • [单选题]关于“金破不鸣”的描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C
  • 多属实证


  • [单选题]下列各项,不属和法治疗范畴的是
  • 正确答案 :D
  • 消食和胃


  • [单选题]下面有关中药道地药材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B
  • 广东的陈皮、砂仁、薄荷

  • 解析:主要道地药材: 如甘肃的当归,宁夏的枸杞,青海的大黄,内蒙的黄芪,东北的人参、细辛、五味子,山西的党参,河南的地黄、牛膝、山药、菊花,云南的三七、茯苓,四川的黄连、川芎、贝母、乌头,山东的阿胶,浙江的贝母,江苏的薄荷,广东的陈皮、砂仁等

  • [单选题]既能治疗崩漏,又能治疗疝气的穴位是
  • 正确答案 :B
  • 大敦

  • 解析:大敦 井穴 定位 足大趾外侧趾甲根角旁约0.1寸。 主治 ①疝气,少腹痛;②遗尿、癃闭、五淋、尿血等泌尿系病证;③月经不调、崩漏、阴缩、阴中痛、阴挺等月经病及前阴病证;④癫痫,善寐。 操作 浅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orggew.html
  • 相关资料
    推荐科目: 口腔修复学(正高) 中医皮肤与性病学(副高) 中西医结合骨科学(副高) 核医学(副高) 急救护理(副高) 心血管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4) 妇幼保健主治医师(代码:364) 中医全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2) 住院医师规培(整形外科) CT医师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