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手足搐搦症
E
题目:小儿出现发热惊厥时一般不考虑下列哪种疾病
解析:E。FS发生在热性疾病初期,体温骤然升高(大多39℃)时,70%以上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其他伴发于出疹性疾病、中耳炎、下呼吸道感染或急性菌痢等疾病,但决不包括颅内感染和各种颅脑病变引起的急性惊厥。手足搐搦症不发热。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若诊断有困难时,最应选择的检查项目是
GnRH兴奋试验
解析:B。特发性性早熟患儿血浆FSH、 LH基础值可高于正常,常常不易判断,需借助于GnRH刺激试验,亦称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刺激试验。
[单选题]有关川崎病的描述下列哪项不妥
病理改变主要涉及冠状动脉的毛细血管
[单选题]健康查体中多大婴儿适合接受血红蛋白检查
6个月以上
[单选题]脑性瘫痪主要表现为
痉挛性瘫痪
[单选题]患儿男,10岁。因发作性眨眼、张口、耸鼻1个月就诊。有时伴有下肢抽动及上肢不自主运动,发作时神志清楚,时有喉中发声,可自行控制片刻。入睡无发作。3个月前有“猩红热”病史。查体:神经系统无阳性发现,脑电图背景7~8 Hzθ活动稍增多。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多发性抽动
解析:多发性抽动主要表现为多种抽动动作和一种或多种不自主发声。患儿可短暂自行控制其抽动动作,部分患儿脑电图可有非特异性改变如背景节律慢化,需与癫痫、遗传代谢性疾病及其他累及锥体外系的疾病鉴别。该患儿的发作可自己控制,不符合癫痫的特点,风湿性舞蹈症的不自主运动在紧张时较重而入睡后消失,但一般很难自行控制,故选项B、C不正确。肝豆状核变性也可出现不自主运动,常伴有肌张力异常、肝脏肿大及铜蓝蛋白降低,故正确答案为D。
[单选题]男孩,2岁,咳嗽1天,发热3小时,体温 39.3℃,就诊过程突然发生惊厥,表现为双眼上翻,肢体强直,持续2分钟缓解,查体:咽红,心、肺、腹及神经系统无异常。患儿半年前曾抽搐一次,当时体温38.8℃。最可能的诊断为
高热惊厥
解析:E。高热惊厥与发热性疾病中体温骤然升高有关。首次发作年龄于生后6个月至3岁间,平均18~22个月,患儿常有家族史。70%以上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多呈全身性强直~阵挛性发作,持续数秒至10分钟。发作后患儿除原发疾病表现外,一切恢复如常,不留任何神经系统体征。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orod66.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