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女,19岁,打工妹。干咳.3个月伴不规则发热,体温波动在37.8~38.5℃,无咯血及关节、肌肉痛,先后多次静脉注射"头孢霉素"仍未见效,现停经50天。查体:消瘦,双颈部可触及成串小淋巴结,活动,无压痛,右上肺可闻及少量湿啰音。胸片示:右上肺大片密度不均阴影,有小空洞形成。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正确答案 :D
  • 干酪性肺炎


  • [单选题]下列哪项是肝硬化特征性病理表现
  • 正确答案 :B
  • 假小叶形成

  • 解析:假小叶,形成肝硬化典型形态改变。

  • [单选题]小儿呼吸时的表现除外 ( )
  • 正确答案 :D
  • 胸式呼吸为主


  • [单选题]典型肺炎链球菌肺炎的临床特征是
  • 正确答案 :A
  • 寒战、高热、胸痛、咳嗽、咳铁锈色痰


  • [单选题]以下关于脑电图和诱发电位的叙述哪一项错误
  • 正确答案 :C
  • 清醒睁眼患者脑电图主要为低幅β波,评价麻醉影响时采用的"闭眼"休息基线脑电图则以高幅θ波为主

  • 解析:"闭眼"休息基线脑电图以高幅α波为主。

  • [单选题]欧美医学伦理学(生命伦理学)四原则不含
  • 正确答案 :D
  • 胆识


  • [多选题]理想的静脉全麻药的特点有 ( )
  • 正确答案 :ABCDE
  • 漏至皮下不疼痛,对组织无损害,误入动脉不引起栓塞,坏死等严重并发症

    易溶于水,溶液稳定,可长期保存;对静脉无刺激性,不产生血栓或血栓性静脉炎

    应具有镇痛作用,对呼吸循环应无明显影响

    起效快,苏醒期短,在一次臂-脑循环时间内起效者不易过量

    体内无蓄积,可重复用药或静脉滴注


  • [单选题]影响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因素很多,大体上有以下几种,但除外
  • 正确答案 :B
  • 给药速度的快慢

  • 解析:药物的吸收主要取决于器官的灌注、蛋白结合力和脂溶性。吸收之后,药物通过血流分布至全身。高灌注的器官比低灌注的器官能吸收更大剂量的药物。无论器官的灌注程度如何,只要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器官就无法摄取该药物。作用于某一特定器官的药物并不能确保该器官对其摄取。例如,毛细血管周围胶质细胞和内皮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限制了离子化药物渗透到中枢神经系统,此连接构成血脑屏障。脂溶性、非离子化分子可自由通过脂质膜。其他因素如分子量大小和对组织的结合力(特别是肺)也影响药物的分布。

  • [单选题]成年择期手术病人麻醉前禁饮禁食12小时所丧失的水分量约为 ( )
  • 正确答案 :C
  • 8~10ml/kg


  • [单选题]大手术后每天供给含氮物质的含氮量应为 ( )
  • 正确答案 :B
  • O.25~0.30g/kg


  • [单选题]经产前检查,医师发现或者怀疑胎儿异常的,应当对孕妇进行
  • 正确答案 :A
  • 产前诊断


  • [单选题]当前的医疗实践中,医生责任强调的是
  • 正确答案 :D
  • 对患者负责和对社会负责的统一


  • [单选题]制定国家艾滋病监测规划和方案的机构是
  • 正确答案 :A
  • 卫生部


  • [单选题]胃溃疡最常见的位置是
  • 正确答案 :E
  • 胃窦小弯侧

  • 解析:胃溃疡多在胃角和胃窦小弯。

  • [单选题]患者,男,45岁。咳嗽、咳痰5年,近3年每年持续咳嗽、咳痰3~4个月。肺部X线检查仅见肺纹理增粗。其诊断是
  • 正确答案 :C
  • 慢性支气管炎

  • 解析: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2年或者2年以上,临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本患者咳嗽、咳痰病史有5年,每年发病持续3~4个月,X线检查仅见肺纹理增粗,首先考虑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主要症状为哮喘,可除外。支气管扩张X线下可见支气管扩张影,本病不符。肺结核及肺脓肿在X线下均有相应表现,本病不符。

  • [单选题]鼻导管吸氧提供的最大吸入氧浓度是
  • 正确答案 :E
  • 0.45

  • 解析:低流量吸氧装置提供的吸入氧浓度取决于储氧装置的大小、氧气流量以及患者的呼吸方式。在患者呼吸正常的情况下,鼻导管吸氧提供的吸入氧浓度随氧流量的增加而升高,氧流量每增加1L/min,吸入氧浓度提高0.04,至流量6L/min时达到最大约0.45。一般而言,在氧流量一定的情况下,患者的潮气量越大,呼吸频率越快,吸入氧浓度越低。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ov34gl.html
  • 相关资料
    考试资料
    推荐科目: 临床营养(副高) 职业病学(副高) 内科学(副高) 神经内科学(副高) 小儿内科学(副高) 眼科学(副高) 中医全科学(副高) 中医儿科学(副高) 针灸学(副高) 中西医结合骨科学(副高)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