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桂枝

E

题目:素体表虚,复因外感,恶风汗出,发热脉浮缓,用药宜首选

解析:桂枝 药性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应用 1.风寒感冒。 2.寒凝血滞诸痛证。 3.痰饮、蓄水证。 4.心悸。 用法用量 煎服,3~9g。 使用注意 凡外感热病、阴虚火旺、血热妄行等证,均当忌用。 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 功效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应用 1.风寒感冒,巅顶疼痛。 2.风寒湿痹。 用法用量 煎服,3~9g。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皮肤针法的循经叩刺法常用于叩刺
  • 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

  • 解析:皮肤针循经叩刺常用于项背腰骶部的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

  • [单选题]下列有关调胃承气汤证治法的论述,哪项是错误的
  • 消滞除满

  • 解析:调胃承气汤证 【原文】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 【释义】此三条论述阳明燥热证的证治。太阳病或汗或吐后,邪气传入阳明化热成燥;或阳明经表受邪,邪气循经入里化热成燥而形成本证。因阳明燥热上扰心神,故心烦;里热炽盛,故蒸蒸发热;燥实内结,腑气不通,故腹胀满。综合以上三条,调胃承气汤证当见心烦、蒸蒸发热、腹胀满,其病机当是邪热与阳明糟粕初结,里热炽盛为主、腑气不畅为辅。治以调胃承气汤泄热和胃,润燥软坚。

  • [单选题]小柴胡汤的组成是
  • 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炙甘草、生姜、大枣

  • 解析:小柴胡汤的组方原理、加减化裁及其与大柴胡汤的鉴别应用 本方证为正气不足,邪犯少阳,枢机不利所致。治宜和解少阳。方中柴胡为少阳经专药,清透少阳之邪,并疏泄气机之郁滞,为君药。黄芩为臣药。配合柴胡,一升一降,是本方和解少阳的基本结构。人参、大枣益气健脾,一者取其扶正以祛邪,一者取其益气以御邪内传,共为佐药。 若胸中烦而不呕,为热聚于胸,去半夏、人参,加瓜蒌清热理气宽胸;渴者,是热伤津液,去半夏,加天花粉止渴生津。 大、小柴胡汤具和解少阳之功。但小柴胡汤专治少阳证,适宜于邪踞少阳,正气不足,胆胃不和者。而大柴胡汤主治少阳与阳明合病,以和解为主,辅以泻下。

  • [单选题]风邪多挟寒挟热,反映了六淫的哪一种致病特点
  • 相兼性


  • [单选题]精气生万物的机理是天地阴阳二气的
  • 交感合和


  • [单选题]肾为气之根的含义是
  • 肾可以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


  • [单选题]针灸治疗扭伤选取的腧穴属于
  • 局部或邻近取穴

  • 解析:扭伤 【病因病机】 多由剧烈运动或负重持重时姿势不当,或不慎跌仆、牵拉和过度扭转等原因,引起某一部位的皮肉筋脉受损,以致经络不通,经气运行受阻,瘀血壅滞局部而成。 【辨证】 主症 扭伤部位疼痛,关节活动不利或不能,继则出现肿胀,伤处肌肤发红或青紫。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祛瘀消肿,舒筋通络。以受伤局部腧穴为主。 主穴 腰部:阿是穴 肾俞 腰痛点(奇穴) 委中 踝部:阿是穴 申脉 丘墟 解溪 膝部:阿是穴 膝眼 膝阳关 梁丘 肩部:阿是穴 肩髃 肩髎肩贞 肘部:阿是穴 曲池 小海 天井 腕部:阿是穴 阳溪 阳池 阳谷 髋部:阿是穴 环跳 秩边 承扶 操作 诸穴均针,用泻法;陈旧性损伤可用灸法。 2.其他治疗 (1)耳针法 选取相应扭伤部位、神门,毫针刺,中强度刺激,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ovenl.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肿瘤内科(正高) 中药学(正高) 神经内科学(副高) 核医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77) 住院医师规培(妇产科) 住院医师规培(超声医学科)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儿科) PRK-LASIK医师、技师 放射医学(中级) 生殖健康咨询师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