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重量法测定水中硫酸盐过程,通常形成硫酸钡沉淀后再将样品在80~90℃水浴锅上加热2小时,其目的是
正确答案 :C
减少沉淀的吸附作用
解析:在形成硫酸钡沉淀后再将样品在80~90℃水浴锅上加热2小时,其目的是热溶液有利于形成晶状沉淀,减少吸附作用而使沉淀更为纯净。
[单选题]在测定高浓度和低浓度样品时,采用示差分光光度法,为的是提高测定的
正确答案 :E
灵敏度和准确度
[单选题]下列方法中,可同时测定食品中糖精钠、乙酰磺胺酸钾、咖啡因和阿斯巴甜的方法是
正确答案 :A
高效液相色谱法
[单选题]某实验室用同一检验方法测定食品中的铅。小李的测定误差为2%,小王的测定误差为10%,经统计检验,检测结果不存在离群值。两人检测的误差相差那么大,是因为存在
正确答案 :A
系统误差
解析:偶然误差和过失误差会出现离群值。
[单选题]用于测定水中甲醛的方法是
正确答案 :D
4一氨基-3-联氨-5-巯基-1,2,4-三氮杂茂分光光度法
解析:水中甲醛与4-氨基-3-联氨-5-巯基-1,2,4-三氮杂茂(AHMT)在碱性条件下缩合后,经高碘酸钾氧化成6-巯基-S-三氮杂茂[4,3-b]-S-四氮杂苯红色化合物,其颜色深浅与甲醛含量成正比。2,3-二氨基萘在pH1.5~2.0溶液中,选择性地与四价硒离子反应生成苯并(c)硒二唑化合物绿色荧光物质,用环己烷萃取,产生的荧光强度与四价硒含量成正比。在酸性溶液中,六价铬可与二苯碳酰二肼作用,生成紫红色络合物,比色定量。N,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与水中游离余氯迅速反应而产生红色。在碘化物催化下,一氯胺也能与DPD反应显色。
[单选题]用无泵型采样器采样时,适合的风速范围是
正确答案 :B
10~500cm/s
解析:风速过低,<10cm/s时,采样器表面空气中被采集物未能及时补充,将引起采样速率降低(饥饿现象);风速过高;>500cm/s时,则破坏分子静态扩散造成超量采样。
[单选题]某地区饮用地表水,近年来当地居民反映该水变咸、发黄。经检验水质,氯化物约超标1倍,色度超过洁净天然水色度范围,欲了解是否被有机物污染,最常用的简便方法是
正确答案 :B
碱性高锰酸钾法测耗氧量
解析:水中氯化物含量低于300mg/L时用酸性高锰酸钾法测耗氧量,高于300mg/L时用碱性高锰酸钾法测耗氧量。
[单选题]对不同化合物采样时,采样量下限是根据什么确定的
正确答案 :A
卫生标准规定的最高允许浓度和分析方法的检定下限
解析:对不同化合物采样时,采样量下限是根据卫生标准规定的最高容许浓度和分析方法的检定下限确定的。
[单选题]下列脂肪酸中,属于人体必需脂肪酸的是
正确答案 :A
亚油酸
解析:必需脂肪酸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ω-3系列的α-亚麻酸(18:3),一种是ω-6系列的亚油酸(18:2)。
[单选题]所有空气收集器都有一定的采样流量范围,或固定的采样流量,滤料的流量为
正确答案 :D
1~30L/min
[单选题]由于存在着后沉淀现象,需要控制沉淀物的粘污,其方法是
正确答案 :D
在沉淀前,调节溶液的pH可以控制粘污的发生
解析:引入杂质的量与陈化时间有关,陈化时间愈长,引入杂质量愈多;温度升高,后沉淀现象有时更严重;不论杂质是在沉淀之前存在还是在沉淀之后加入,引入杂质的量基本一致;改变沉淀剂的浓度只在共沉淀现象中起作用。
[单选题]测定食品中的锌可以用双硫腙比色法,所用的提取溶剂是
正确答案 :D
四氯化碳
解析:锌与双硫腙在pH4.0~5.5 时形成紫红色的络合物,用四氯化碳萃取。
[单选题]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Pb、Cr、Cd、Hg的分析线波长分别是
正确答案 :A
283.3nm 357.9nm 228.8nm 253.7nm
解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Pb、Cr、Cd、Hg的分析线波长分别是283.3nm、357.9nm、228.8nm、253.7nm。
[单选题]化学发光法氮氧化物分析器利用的原理是
正确答案 :D
一氧化氮和臭氧的气相发光的反应
解析:氮氧化物化学发光法测定仪是利用一氧化氮和臭氧可以发生气象发光反应原理制成的。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ovne7l.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