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

C

题目:病情平稳后在局麻下做肾活检。病理报告:免疫荧光,IgG(++),IgA(++),IgM(++),C3(+++),Fib(++),在肾小球系膜区及毛细血管袢呈颗粒状沉积;光镜示肾小球增大呈分叶状,系膜细胞明显增生,肾小球滤过膜增厚并呈双轨状。根据以上病理报告可诊断为何种肾小球肾炎

解析:根据WHO1982年关于肾小球疾病分类方案,将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分为:①微小病变:免疫荧光阴性。光镜下基本不能发现病变,偶尔可见有系膜细胞轻度增殖或系膜基质轻度产生。②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肾炎:指部分肾小球和(或)肾小球局部性的病变,病变的性质可以是硬化坏死、增殖、渗出等。③弥漫性病变。A.膜性肾病指肾小球基底膜增厚,钉突形成,甚至呈梯状结。B. 增殖性病变:a.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主要表现为系膜细胞增生及系膜基质增多.b.膜性增殖性肾小球肾炎,主要表现为系膜细胞增生,系膜细胞及基质通过副系膜区插入内皮及肾小球基底膜之间,并由于免疫复合物的刺激,内皮细胞产生基膜样改变而致“双轨”现象;C毛细血管内增殖性肾小球肾炎,主要表现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明显增生以致毛细血管腔狭窄;d.致密沉积物性肾小球肾炎,该病是膜性增殖性肾炎的一种亚型,除具有膜性增殖性肾炎的改变外,主要是肾小球基底膜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见大小不等的电子致密物沉积;e.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主要表现为肾小球包氏囊上皮细胞增生并形成新月体(半月体)改变。四、硬化性病变:肾小球肾炎各种病理改变的最终结果表现为弥漫性硬化,呈“玻璃球”改变。根据以上的病理特点。本例病理诊断为:膜性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因此C项为正确答案。其余均为错误的。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男,孕?个月早产,生后36小时因吸人性肺炎而住院,查体:胸骨左缘第2肋间有较响亮收缩期杂音,心彩超示有动脉导管未闭和左向右分流,应如何治疗
  • 治疗肺炎并口服消炎痛治疗

  • 解析:D。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处理视分流大小、呼吸窘迫综合征情况而定。症状明显者,需抗心力衰竭治疗,生后1周内使用吲哚美辛治疗,仍有10%的病人需手术治疗。

  • [单选题]2天后患儿呼吸困难加重。X线胸片:左下胸呈密度均匀影,上界呈弧形,左肋膈角消失。该患儿合并有
  • 渗出性胸膜炎


  • [单选题]男孩,2岁,咳嗽1天,发热3小时,体温 39.3℃,就诊过程突然发生惊厥,表现为双眼上翻,肢体强直,持续2分钟缓解,查体:咽红,心、肺、腹及神经系统无异常。患儿半年前曾抽搐一次,当时体温38.8℃。最可能的诊断为
  • 高热惊厥

  • 解析:E。高热惊厥与发热性疾病中体温骤然升高有关。首次发作年龄于生后6个月至3岁间,平均18~22个月,患儿常有家族史。70%以上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多呈全身性强直~阵挛性发作,持续数秒至10分钟。发作后患儿除原发疾病表现外,一切恢复如常,不留任何神经系统体征。

  • [单选题]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的主要病理改变是
  • 毛细支气管炎合并间质性肺炎


  • [单选题]关于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以下哪项是不正确的
  •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时需立即安装起搏器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ow051l.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急诊医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正高) 针灸学(副高) 职业病学(副高) 妇幼保健主治医师(代码:364) 辽宁省主管中药师) 理化检验技术(师)(代码:211) 医学临床三基(药师) 公共卫生管理 初级护师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