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定期影像学随访监视
E
题目:患者女,57岁,干部。以"查体发现右肺上叶结节1个月"为主诉入院。患者于1个月前单位健康查体时胸片发现右肺上叶结节,自诉无咳嗽、咯痰、痰中带血、胸痛、胸闷、发热、体重减轻、声音嘶哑等症状,在当地医院行胸部CT平扫检查显示右肺上叶结节,考虑为周围型肺癌的可能,未行任何治疗。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在医院门诊行全身PET/CT扫描,结果显示:右肺上叶后段可见一大小约2.1cm×1.8cm结节,结节略呈分叶状,边缘不光滑有毛刺,内可见血管穿行,局部有小支气管截断,结节最大SUV值为3.5,延迟后为4.3,余双肺未见明确异常,纵隔及双肺门未见明确肿大或异常代谢之淋巴结,全身其他部位未见明确转移征象。患者既往身体健康,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COPD、肿瘤等病史,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无手术、外伤、输血史。否认疫区居留史和有害毒物密切接触史,无烟酒等不良嗜好。否认家族中有遗传病史及肿瘤病史。体格检查发现,T36.5℃,P70次/分,R20次/分,BP120/75mmHg。患者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脏律齐,心率70次/分,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异常杂音。腹部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全腹未触及异常包块,无压痛、反跳痛,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脊柱、四肢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解析:7.对于切缘阴性、术后病理分期为Ⅱ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推荐术后辅助化疗4周期,此后定期影像学随访监视,无临床证据显示备选答案中的其他治疗措施能提高治疗效果。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软组织肉瘤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
肺
解析:软组织肉瘤远地转移主要发生于肺,转移至其他器官通常发生于疾病的晚期。
[单选题]循证医学的基本三要素是( )
外部证据、患者要求、医生技能
解析:循证医学的核心思想是在医疗决策中将临床证据、医生技能与患者的实际状况和意愿三者相结合。?
[多选题]喘证的病机为( )
肺失宣降
肺气上逆
肾失摄纳
[单选题]女性,36岁。近一年反复低热,周身多关节疼痛,双手晨僵,近一周四肢散在红色皮疹,不痒。下列哪项检查对诊断最有意义
抗核抗体测定
解析:患者为年轻女性,有反复发热,皮疹,关节痛,首先应除外结缔组织病,故首先应检查抗核抗体。
[单选题]不符合高分化恶性肿瘤特点的是
不发生转移
解析:肿瘤的分化、异型性、恶性度的关系是:肿瘤的异型性越大,成熟程度和分化程度就越低,恶性度越高;肿瘤的异型性小,说明肿瘤分化程度高,恶性度低。转移是恶性肿瘤的生物学特征,组织学上高分化的恶性肿瘤也可发生转移。
[单选题]浸润性膀胱癌术前放疗适应证的最大范围是 ( )
膀胱周围脂肪受累的膀胱癌
[单选题]肿瘤分级可以用数字表示,G3代表( )
低分化
解析:目前,简明三级方案最为常用:Ⅰ级(G1),即分化良好者(称为“高分化”),肿瘤细胞接近相应的正常发源组织,恶性程度低;Ⅲ级(G3),分化较低的细胞(称为“低分化”),肿瘤细胞与相应的正常发源组织区别大、分化差,为高度恶性;Ⅱ级(G2),组织异型性介于Ⅰ级和Ⅲ级之间者,恶性程度居中。简明三级分级方案经多用于分化性恶性肿瘤,如腺癌、鳞癌等的异型性分级。此外,还有学者将部分未显示分化倾向的恶性肿瘤称为未分化肿瘤,属于IV级(G4),为高度恶性。
[单选题]风邪致病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的特点,主要是因为风的性质有( )
风性数变
[多选题]E–Cadherin的主要功能包括( )
促上皮细胞选择性结合而形成整体
对器官组织的生长和发育起关键作用
与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性有关
可与结合细胞上的相同分子结合
解析:钙黏蛋白对个体发育有重要作用。E-钙黏蛋白是哺乳动物发育过程中第一个表达的钙黏蛋白,当小鼠发育进入8细胞胚胎时期,E-钙黏蛋白的表达将松散联系的分裂球细胞变成紧密黏合的细胞。若用E-钙黏蛋白的抗体处理细胞则会阻止分裂球细胞间的紧密黏合。此后,胚胎进一步发育,某些胚层的细胞停止表达E-钙黏蛋白而表达其他相关钙黏蛋白。如神经系统发育形成神经管时,神经细胞表达N-钙黏蛋白。因此,在发育过程中通过调控钙黏蛋白的种类与数量而决定某些胚胎细胞的黏着,影响细胞的分化,参与器官的形成等。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owr58.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