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第1个月

A

题目:男婴,生后7天,已完成乙肝疫苗的一次接种,其家长咨询第二次接种的时间,护士告知是生后

解析:小儿乙肝疫苗第二次注射时间是生后1个月。所以A是正确答案。接种过程要保证时间准确,B、 C、D、E均不正确。解题关键:乙肝疫苗注射时间分别为生后24小时、1个月、6个月。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患者,女,32岁,孕24周后早产一男婴,重1350g。出生后患儿应采取的隔离措施是
  • 保护性隔离

  • 解析:保护性隔离也称反向隔离,适用于抵抗力低或极易感染的患者,如严重烧伤、早产儿、白血病、脏器移植及免疫缺陷患者等。

  • [单选题]下列数值中,反映婴儿每日每千克对能量和水的需要量的是
  • 460kJ (110kcal),150ml

  • 解析:不同年龄所需能量不同,年龄越小,生长发育速度越快,需能越多,一般婴儿期每日需要量平均约为460kJ/kg (110kcal/kg)。

  • [单选题]患儿,男,1岁。腹泻3日,每日4~5次,伴有轻度呕吐,皮肤弹性稍差。给予家长饮食管理的指导不正确的是
  • 暂禁食4~6小时

  • 解析:腹泻患儿饮食根据个体情况合理调整,呕吐严重者可暂禁食4~6小时(不禁水),好转后尽早恢复喂养;母乳喂养的患儿继续母乳喂养,缩短每次哺乳时间,少量多次喂哺,暂停辅食;人工喂养的患儿可喂稀释的牛奶或米汤、脱脂奶等,腹泻次数减少后给予半流质饮食如粥、面条;病毒性肠炎暂停乳类喂养,改为豆浆、去乳糖配方奶粉等,因多有继发双糖酶缺乏(主要是乳糖酶),以减轻腹泻,缩短病程。故正确答案为A。

  • [单选题]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 内出血


  • [单选题]孕妇,28岁,妊娠42周,无临产迹象就诊。查体:宫高32cm,枕左前位,胎头已衔接,胎心率120次/分,进行缩宫素激惹试验,宫缩时重复出现晚期减速。应考虑的病因是
  • 胎儿缺氧

  • 解析:缩宫素激惹试验,宫缩时重复出现晚期减速提示胎儿缺氧。

  • [单选题]患者女,18岁,失足落入水中,15分钟后被救出,呼之不应,胸腔无起伏,抢救该患者的首要步骤是
  • 开放气道


  • [单选题]患儿,男,2岁,因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咳嗽、发热入院。现体温39.3℃,半小时前突发抽搐,持续约1分钟后停止,呈嗜睡状。为避免再发抽搐,护理的重点是( )
  • 体温过高时应及时降温

  • 解析:小儿因高热惊厥发生抽搐,为了避免再次发生,应尽快降温。

  • [单选题]2岁正常小儿平均体重约为出生体重的
  • 4倍

  • 解析:在出生后3~4个月时体重约为出生时的2倍,在1岁时体重达出生时的3倍,2岁时体重达出生时的4倍。

  • [单选题]患者女,35岁。患腰椎结核,经抗结核治疗半年后明显好转,但仍遗留有腰痛,伸屈加重,X线片无死骨及脓肿,骨质疏松好转。病灶边缘清晰。过屈过伸位X线片患椎不稳定。最合适的疗法为
  • 后路植骨融合术及抗结核治疗

  • 解析:患者患腰椎结核,经治疗半年后明显好转,但仍有腰痛,说明抗结核治疗疗程不够,一般抗结核用药需满2年,故仍需抗结核治疗,故B、C不正确。病灶清除术的指征其中之一为骨与关节结核有明显的死骨及大脓肿形成,而患者X线片无死骨及脓肿,无须做病灶清除术,故D不正确。植骨融合术用于关节不稳定的患者,以稳定脊柱、促进病灶愈合,而该患者过屈过伸位X线片患椎不稳定,故应行植骨融合术,故 E正确。解题关键:了解腰椎结核的治疗特点。记住脊柱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应满2年,无脓肿及死骨无须做病灶清除术。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r03wyo.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小儿内科(正高) 妇女保健(正高) 传染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2) 心理治疗主治医师(代码:386) 护理学主管护师(代码:368) 中医执业医师(一阶段) 住院医师规培(妇产科) 住院医师规培(核医学科) 护理学专业知识 内科主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