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积极的暴露

B

题目:某患者尽管恐惧再损伤仍重返工作,保持工作状态直至恐惧下降,从学习理论的角度看,这是()

解析:活体暴露要求患者待在恐惧的环境中直到焦虑消退。如果患者在高度焦虑时离开(或在疼痛最严重时),那么其恐惧症的严重性可能增加。研究支持在工作中受到伤害的患者快速重返工作,以期待患者在活体暴露的环境中减少对活动的恐惧。然而,患者必须“成功”地进入工作环境并保持在此环境中直到焦虑消退,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最理想的情况是患者发现从事工作任务并不会导致再损伤。工人的疼痛可能间歇性发作,但是他知道疼痛会消退,且不会导致更大的身体“伤害”。惩罚会减少行为,而负强化会增加行为,例如,患者通过离开来终止在其厌恶的环境中工作。系统脱敏疗法是一种通常需要通过意向引导而使患者逐渐暴露在治疗环境中的一种治疗方法。工作模拟或工作强化程序的原则与其相似,以逐步减少患者对工作活动或疼痛增加的恐惧。在取得某种程度的放松和自信后,临床医生引导患者进入活体暴露工作环境。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当一个阿片类耐药的患者在镰状细胞血管栓塞危险期进医院,下列步骤应采取()
  • 应立即给予患者注射家里阿片类药物需要量为基础镇痛剂量

    应使用PCA给予患者基础剂量注射来预防突发痛

    根据患者PCA用药史需要使用新的阿片药物,可以转换长效和速效释放阿片药物联合使用

    快速增加阿片药物剂量可能导致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可能加重镰状细胞

  • 解析:一些SCD患者家里阿片类药物管理最重要。因此,家里阿片类药物应该考虑更快和更有效的控制镰状危机疼痛。然而,阿片类药物滴定可能需要一些额外的护理,因为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的进一步加剧镰状红细胞。

  • [多选题]下列松解术历史的描述中确切的是()
  • Norman Shealy在1975年报道了第一例射频松解术治疗面部疼痛病例

    最早的经皮射频松解术治疗疼痛病例报道于1981年

    Slappendel在1997年报道了第一例临床应用脉冲射频松解术

    尽管现代低温神经消融设备在20世纪60年代就被开发、改进完成,疼痛的管理治疗从80年代才开始流行

  • 解析:这些均为准确的历史事件及文献记录。脉冲射频技术从1997年开始受到广泛关注,当时颈部脊髓背根神经节的脉冲射频治疗验证了有效性和安全性。在1961年,Cooper报道了使用液氮的一端绝缘的空心管装置,达到了-190℃的低温,他在一家医院告示板上发表了这个报道。6年后,一位名为Amoils的眼科医生改进了该装置。1976年Lloyd创造了“冷凝止痛法”一词,该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流行,但相关文献发表则逐渐减少[Cooper IS,Lee AS.Cryo-static congelation:a system for producing a limited,controlled region of cooling or freezing of biologic tissues.J Nerv Ment Dis.1961;133:259-263.   Amoils SP.The Joule Thomson cryoprobe.Arch Opthalmol.1967;78B.:201-207.   Lloyd JW,Barnard JD,Glynn CJ.Croanal-gesia.A new approach to pain relief.Lancet.1976;2(7992):932-934].

  • [单选题]经肌注枸橼酸芬太尼后,镇痛起效的时间大概是()
  • 7—15min


  • [单选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急性加重期最主要的治疗措施是
  • 控制肺部感染


  • [多选题]对于腰椎间艋突出症髓核溶解术适应证下列正确的是()
  • 椎间盘突出

    非手术治疗无效

  • 解析:髓核溶解术是用于椎间盘突出引起的坐骨神经疼痛中保守治疗无效后的一种治疗方法。注射禁忌证是椎间盘突出症伴压迫、狭窄和马尾综合征患者。相对禁忌证包括既往木瓜凝乳蛋白酶注射,既往椎间盘突出手术史,椎管狭窄,严重退行性椎间盘病变和小关节骨性关节炎、腰椎滑脱。

  • [单选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典型症状是
  • 腰痛伴坐骨神经痛


  • [单选题]术后止痛最有效的给药方法是(  )。
  • 椎管内注射


  • [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佐药"功用范畴的是( )
  • 协助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

    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与烈性

    针对某些症状发挥作用

    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


  • [单选题]以下关于纤维肌痛的说法正确的是()
  • 均有原发性和继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

  • 解析:A.这两个操作标准是慢性广泛疼痛,即至少3个月的身体所有4个象限和轴向骨架的疼痛,并于4kg压力时至少在18个触诊压痛点中出现11个点阳性。 B.纤维肌痛症的确切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然而根据目前观点,各种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在疾病的表现中起到一定的作用。除了其他因素,炎症、外伤和免疫过程、静力问题、内分泌失调、抑郁症、焦虑状态和压力因素被认为可触发此综合征。中枢情感功能障碍和/或感官的痛苦记忆可能在上述不同的疾病中起作用,并导致纤维肌痛。 C.基本上,纤维肌痛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纤维肌痛较继发性纤维肌痛更常见。再仔细的检查也找不出触发原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的任何明确的机体因素。另一方面,伴继发性纤维肌痛的炎性风湿病或胶原性疾病等潜在疾病的诊断相对容易些。 D.风湿过程缓解后纤维肌痛相关症状通常不消失,表明一些中枢机制可能与持久的疼痛和痛觉过敏有关,可能是由于某种中枢情感痛苦的记忆和/或感官的疼痛记忆或其他潜在的外周免疫进程的障碍所致。正是这种继发性纤维肌痛时疼痛和痛觉过敏的共存与全身炎症风湿性疾病相关,证明了纤维肌痛不能严格分离疼痛与疼痛的敏感性。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r048yn.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神经外科(正高) 麻醉学(副高) 口腔修复学(副高) 广东省药学专业中级(药学类)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泌尿外科) 住院医师规培(超声医学科)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骨伤科) 医学检验专业知识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