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顽固性牙周炎

E

题目:男性,38岁,全口牙出血,咀嚼无力,且刚完成彻底的牙周系统治疗,无明显系统性疾病。口腔检查:牙周袋深度较之前增加,X线示:牙槽骨吸收有明显发展。口腔卫生情况良好。初步诊断为()

解析:顽固性牙周炎指的是那些尽管患者很好地遵从医嘱,并接受了对大部分患者来说有效的牙周治疗措施,但其牙周炎却仍为持续进展的类型。由于临床病情及治疗方法的不同,导致这些患者的牙周炎未能控制,因此E正确,而C、D错误。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基牙倒凹的深度和倒凹的坡度一般为()
  • 倒凹的深度应小于1mm,倒凹的坡度应大于20°

  • 解析:基牙一般倒凹的深度应小于1mm,铸造卡环臂要求的倒凹深度偏小,不宜超过0.5mm,倒凹的坡度应大于20°。

  • [单选题]男性,28岁。在建筑工地工作,因铁钉将左脚扎伤出血,伤口小而深,2小时来院就诊,最恰当的处理是
  • 伤口清创+破伤风抗毒素

  • 解析:破伤风杆菌是厌氧菌,故在窄而深的污染创口时应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 [单选题]义齿重衬不适用于
  • 对义齿基托组织面调磨缓冲后的处理

  • 解析:重衬是在全口义齿的组织面上加上一层塑料,使其充满牙槽嵴及周围组织被吸收部位的间隙,使基托组织面于周围组织密合,增加义齿的固位力。

  • [单选题]固定义齿修复的最佳时间一般是在拔牙后(
  • 3个月

  • 解析:一般拔牙后2个月后可进行可摘局部义齿,全口义齿修复,拔牙3个月后行固定义齿修复。为避免患者长期忍受无牙之苦,可进行即刻义齿在伤口未完全愈合时修复,待牙槽嵴吸收稳定后行义齿重衬或重新制作。

  • [单选题]患者,女性,75岁,突发剧烈头痛、呕吐,头部CT检查示右外侧裂及鞍上池高密度影。此患者诊断为
  •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 [单选题]3~6个月婴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激期骨骼改变最常见的表现为
  • 颅骨软化

  • 解析:颅骨软化是佝偻病最早出现的体征,主要见于6个月以内婴儿,故选A。方颅多见于8~9个月以上的婴儿。前囟闭合延迟主要见于1.5岁以上的婴儿,严重者可迟至2~3岁,选C不正确。腕踝部膨大,即佝偻病手、足镯多见于6个月以上婴儿。肋骨串珠和肋膈沟等胸部改变多见于1岁左右婴儿,故选项B、C、D、E不正确。

  • [单选题]矽肺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并发症是
  • 肺结核


  •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属于义齿转动性不稳定现象
  • 就位困难


  • [单选题]冈崎片段的生成是由于
  • 随从链的复制与解链方向相反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r05ynd.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卫生管理(正高) 麻醉学(副高)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副高) 临床营养(副高) 中医肛肠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7) 护理学主管护师(代码:368) 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 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 中医医师定期考核 核医学技师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