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补肾祛寒治尪汤

C

题目:患者,男,57岁。患痹证5年余,经久不愈,肢体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关节肿大、僵硬、变形,甚则肌肉萎缩,筋脉拘急,肘膝不得伸,舌质暗红,脉细涩。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眩晕的病机不包括
  • 外邪阻窍


  • [多选题]属于中医汗证范畴的为
  • 昼日汗出溱溱,动则益甚,而实验室检查和器械检查均为阴性结果者

    睡眠中汗出津津,醒后汗止,而各项辅助检查均无阳性结果者

    潮热,夜寐汗出,醒后汗止,咳嗽,咯血,痰涂片或结核菌培养阳性者

  • 解析:自汗、盗汗是指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其中,不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白昼时时汗出,动辄益甚者,称为自汗;寐中汗出,醒来自止者,称为盗汗,亦称为寝汗。天气炎热,情绪激动,劳动奔走等而大汗淋漓者属于自汗,睡眠中汗出津津,醒后汗止或潮热,夜寐汗出,醒后汗止,属于盗汗。故正确答案为BCD。

  • [单选题]女,18岁。10年来月经提前而至,每次经期10余天而止,且量多,色淡。皮肤常出现紫斑,头晕心悸,少寐多梦,神疲乏力。伴有腹胀便溏,四肢倦怠,形体消瘦。舌淡嫩,脉细弱。临床辨证为
  • 心脾两虚

  • 解析:紫斑:血液溢出于肌肤之间,皮肤表现青紫斑点或斑块的病证,称为紫斑,亦有称为肌衄者。根据主诉辨为紫斑,心脾两虚证:反复发生肌衄,久病不愈,神疲乏力,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或萎黄,食欲不振,舌质淡,脉细弱。证机概要:中气亏虚,统摄无力,血溢肌腠。治法:补气摄血。代表方:归脾汤加减。本方补气生血,健脾养心,适用于气不摄血引起的紫斑。故正确答案为C。

  • [多选题]腹痛实证常见何证型
  • 寒邪内阻

    瘀血内阻

    湿热壅滞

    饮食积滞

    肝郁气滞


  • [单选题]《素问·热论》认为伤寒病已满三日的治疗方法是
  • 泄法

  • 解析:热病的治疗大法是"各通其脏脉",强调"通"字,用于针灸,是祛邪之法。对于"其未满三日者"邪仍在三阳之表,采用汗法,以疏通在表被郁之阳;"其满三日者"邪热壅积于三阴之里,施行泄下之法,以泄越其里热。

  • [单选题]竹茹有“除烦”之效,最宜用于
  • 痰火内扰,心烦不安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r07gyg.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中医外科学(副高)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副高) 骨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8) 泌尿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1) 妇幼保健主治医师(代码:364) 营养学中级职称(代码:382) 微生物检验技术(士)(代码:110) 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住院医师规培(内科) 医学临床三基(护士)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