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化痰散结,活血逐瘀

C

题目:治疗痰瘀互结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其治法宜选用

解析:子宫内膜异位症痰瘀互结证 证候:下腹结块,经前、经期小腹掣痛,拒按,婚久不孕,平时形体肥胖,头晕沉重,胸闷纳呆,呕恶痰多,带下量多,色白质黏,无味;舌淡胖而紫黯,或舌边尖有瘀斑、瘀点,苔白滑或白腻,脉细。治法:化痰散结,活血逐瘀。方药:苍附导痰汤合桃红四物汤。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小儿开始更换恒牙的年龄是
  • 6~7岁

  • 解析:小儿于20~30个月出齐20颗乳牙,6岁以后开始换为恒牙,并长出第一恒磨牙。故本题选C。

  • [单选题]角膜边缘出现黄色或棕褐色的色素环,称Kayser-Fleischer环,是由于下列哪种原因所致
  • 铜代谢障碍

  • 解析:角膜边缘出现黄色或棕褐色环,环外缘清晰,内缘模糊,是铜代谢障碍的体征,称为凯-费环(角膜色素环),见于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

  • [单选题]对证候真假的所谓"假",哪项解释最正确( )
  • 与病理本质所反映的常规证候不相应的某些表现

  • 解析:证候真假:真”是与疾病本质相符合的证候;“假”是与疾病本质不相符的表现。在疾病危重阶段,可能出现“假象”,以掩盖真实证候的情况,证候真假的所谓"假"指的是与病理本质所反映的常规证候不相应的某些表现。

  • [单选题]活动期佝偻病最早的骨骼改变是
  • 颅骨软化

  • 解析:佝偻病骨骼最早的改变为颅骨软化,多见于3~6个月婴儿,用手指轻压枕骨或顶骨的后部,有乒乓球样感觉;方颅多见于8~9月以上的小儿;前囟增大未闭可迟至2~3岁方闭合;肋骨串珠见于1岁左右。故本题选E。

  • [单选题]菌痢多见于( )
  • 8、9月

  • 解析:菌痢多见于8、9月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r0l29o.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眼科学(副高) 中西医结合骨科学(副高) 重症医学(副高) 全科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01) 传染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2) 胸心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9) 住院医师规培(骨科) 住院医师规培(医学检验科) 医学临床三基(药师)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