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呈多房型,房差悬殊,可含牙,牙根呈锯齿状吸收

C

题目:成釉细胞瘤X线片上典型表现为

解析:最常见牙源性肿瘤--成釉细胞瘤在X线片上典型表现的掌握情况。成釉细胞瘤在X线片上可表现出单房型、圆形或卵圆形,骨质膨胀,骨密质消失,邻牙被推移位或脱落。但最典型表现是呈多房型,房差悬殊,边缘呈切迹状,可含牙或不含牙,牙根呈锯齿状吸收。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取得医师资格的可以
  • 申请执业医师注册


  •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咀嚼黏膜的特征
  • 颗粒层不明显

  • 解析:咀嚼黏膜的特点有:上皮有角化(A对),正角化时颗粒层明显,不全角化时,不明显。固有层厚(D对),与上皮脊呈指状镶嵌(C对),胶原纤维粗大并排列紧密(E对)。故选B。

  • [单选题]患儿,男,7岁。右下第一磨牙萌出2/3,左下第二乳磨牙早失,选用的最佳保持器是
  • 带环丝圈保持器

  • 解析:带环丝圈保持器:适用于单个乳磨牙早失,选A 。全冠丝圈保持器:适用于单侧第一乳磨牙早失;第一恒磨牙萌出后,第二乳磨牙单侧早失的病例,患者的第一磨牙和第二乳磨牙的分布在左右两侧,不选B 。远中导板保持器,适于第二乳磨牙早失、第一恒磨牙尚未萌出或萌出,不选D 。活动功能式保持器,乳磨牙缺失两个以上者,或两侧磨牙缺失,或伴有前牙缺失,不选E 。

  • [单选题]牙本质龋中的坏死灶和裂隙见于
  • 细菌侵入层


  • [单选题]低分化涎腺黏液表皮样癌与鳞状细胞癌的鉴别要点是
  • 黏液细胞

  • 解析:低分化涎腺黏液表皮样癌的构成细胞主要是中间细胞和表皮样细胞,黏液细胞较少,低于10%,散在于表皮样细胞之间,肿瘤细胞异型性及核分裂象明显,排列成片或实性上皮团,缺乏囊腔和腺腔结构,向周围组织呈浸润性增殖,用黏液染色证明含少数的黏液细胞即可诊断。鳞状细胞癌可表现角化、角化珠形成和(或)细胞间桥等特征。这些特征随分化程度而表现不同。

  • [单选题]颞下颌关节检查不包括
  • 分泌功能检查

  • 解析:此题是基本知识试题,考查考生对颞下颌关节检查的认识与理解。咬合异常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病因之一,颞下颌关节检查应包括咬合关系检查。分泌功能检查属唾液腺检查范畴,对唾液腺疾病的诊断有较大帮助。

  • [单选题]固定义齿修复时,一端基牙若有倾斜可设计
  • 一端为活动连接

  • 解析:一端为固定连接,一端为活动连接(如栓体栓道连接体)的半固定桥,主要适用于一端基牙倾斜,难以取得共同就位道的缺牙情况。故选A。

  • [单选题]可能出现下唇麻木的骨折是
  • 下颌角骨折

  • 解析:下颌骨骨折伴有下牙槽神经损伤时,会出现下唇麻木。

  • [单选题]患者,女,14岁,左面部肿大,畸形。随年龄而增长。查:左鼻及唇颊增大、下坠,软,面部及躯干皮肤有多处棕色斑。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是
  • 神经纤维瘤病

  • 解析:面部肿大、畸形最常见于海绵状血管瘤、囊性淋巴管瘤、神经纤维瘤病,其次是嗜酸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放线菌病。前三者为面部肿大,弥漫无边界,质软。后二者肿胀较硬,特别是放线菌瘤呈板状硬,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肿胀因皮肤刺痒搔抓增厚,因此可排除A、D。据患者表现面部广泛肿胀甚至下垂、软,加之面部及躯干部皮肤有多处棕色斑(咖啡斑),这些都是神经纤维瘤病的主要特征性表现,因此B正确。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r3m60g.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胸心外科(正高) 放射医学(正高) 外科护理(正高) 口腔医学(副高) 中医外科学(副高) 中医儿科学(副高) 病案信息技术(副高)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6) 辽宁省主管中药师) 临床执业医师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