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患者女性,38岁,发现肿块位于右侧颊侧部皮下缓慢生长6年,检查见肿块与皮肤紧密粘连,中央可见1个小色素点,圆形,与周围组织界限明显,质地软,无压痛,可移动,无自觉症状。可诊断为
  • 正确答案 :D
  • 皮脂腺囊肿

  • 解析:甲状舌管囊肿常发生在颈部中线部位,鳃裂囊肿常发生在颈侧部,皮样囊肿和表皮样囊肿可以发生在颌面部,但是它们和皮肤不粘连,只有皮脂腺囊肿和皮肤粘连而且中央可以见到黑色小凹点。【考点提示】颌面部囊中的鉴别诊断

  • [单选题]在体格检查中,医生应遵循的道德要求不包括的是
  • 正确答案 :E
  • 方法简便、提高效果


  • [单选题]有关乳牙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临床诊断,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C
  • 电测试无反应说明牙髓已坏死

  • 解析:乳牙和年轻恒牙由于根尖孔较大,不能形成根尖的高电阻回路,因此,不用电测试仪测试其牙髓活力。

  • [单选题]深龋患牙的临床表现是
  • 正确答案 :B
  • 食物嵌入洞内痛

  • 解析:试题难度:易;本题考的知识点是深龋的临床表现。要仔细分析每一条答案,排除干扰答案,确定唯一的正确答案。B选项是正确答案,其他均为干扰答案。A选项肯定不是深龋的临床表现,因为中龋时,患者已有食酸甜食物痛的主诉,深龋时患者不仅食酸甜食物痛,而且有冷热食痛的主诉;C选项意味着患牙有自发痛,已非深龋的临床表现,而是牙髓炎的临床表现;D、E选项均不是深龋的临床表现,因为,临床诊断为深龋,则意味着患牙牙髓尚未累及,因此牙髓的温度测验和电活力测验结果均应为正常的反应。

  • [单选题]危重昏迷病人经治疗后脱离危险,进入康复期,医患关系交往模式的类型将由
  • 正确答案 :B
  • 主动-被动型转为共同参与型


  • [单选题]根据全口义齿平衡理论,前伸髁突斜度大者应
  • 正确答案 :D
  • 增大补偿曲线曲度

  • 解析:全口义齿平衡髁导斜度与切导斜度成反比。而与牙尖斜度、补偿曲线曲度、定位平面斜度成正比,所以前伸髁导斜度大,切导斜度小,牙尖斜度、补偿曲线曲度、定位平面斜度三者大,所以D正确。考点:全口义齿平衡理论

  • [单选题]与釉质的耐龋潜能有关的元素是
  • 正确答案 :E
  • 解析:试题难度:易;此题是釉质理化特性基本知识题。釉质中的氟元素与磷灰石结合紧密,抗酸侵蚀的能力较强。备选答案中的其他元素均较易与酸起反应而使釉质晶体融解。因此答案应选E。

  • [单选题]代表面部生长发育方向的是
  • 正确答案 :A
  • Y轴角


  • [单选题]医疗事故按以下方式分类
  • 正确答案 :D
  • 责任事故;技术事故


  • [单选题]辅助检查时医生应遵循的道德要求不包括的是
  • 正确答案 :C
  • 服从病人、认真负责


  • [单选题]属于口腔癌一级预防的是
  • 正确答案 :D
  • 病因预防

  • 解析:-级预防即病因性预防,是根本性的预防措施,针对病因的口腔癌的预防主要是戒除烟草,所以D正确。考点:口腔癌一级预防

  • [单选题]哪个机构负责全国处方的开具、调剂、保管等相关工作
  • 正确答案 :B
  • 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


  • [单选题]女,45岁。突发左眼睑闭合不全口角左偏,考虑为面瘫,需鉴别属贝尔面瘫,还是中枢性面瘫。两者主要的鉴别点在于
  • 正确答案 :E
  • 患侧额纹消失,不能皱眉

  • 解析:本题考点为贝尔麻痹与中枢性麻痹在临床上鉴别诊断。贝尔麻痹与中枢性面神经麻痹均出现面瘫,但此两种疾病鉴别点是贝尔麻痹是面神经核下瘫,面神经5个分支功能障碍;而中枢性面神经麻痹是面神经核上瘫,患侧额纹不消失、能皱眉,其余面神经4个分支均有麻痹。面神经核损伤分为核上瘫和核下瘫。面神经核上部细胞接受两侧皮质脑干束的纤维,支配同侧眼裂以上表情肌。面神经核下部细胞只接受对侧皮质脑干束的纤维,支配同侧眼裂以下表情肌。因此当病变发生在面神经核以上的上位神经元引起眼裂以下表情肌瘫痪。面神经病变在中耳或腮腺部位时为核下瘫,其临床表现为损伤侧面部全部表情肌瘫痪。贝尔麻痹属非中枢性即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系茎乳突孔内的面神经急性非化脓性炎症所致的面瘫。

  • [单选题]正常人的开口度为
  • 正确答案 :C
  • 3.6~4.5cm

  • 解析:记忆性题,正常开口度是指患者大张口时,上下中切牙切缘之间的距离。正常人的开口度约为3.7~4.5cm,低于该值表明有张口受限。

  • [单选题]不属于口腔癌"无瘤"手术要求的是
  • 正确答案 :A
  • 不宜整块挖出,暴露的肿瘤面覆以纱布、缝包

  • 解析:口腔癌无瘤手术原则要求整块切除癌肿【考点提示】恶性肿瘤无瘤操作原则

  • [单选题]乳牙患龋高峰年龄段为
  • 正确答案 :D
  • 7~8岁

  • 解析:乳牙萌出后不久即可患龋病,以后患病率逐渐增高;在3岁左右患龋率上升较快,至7~8岁乳牙乳牙患龋率达到高峰;此题选D。考点:乳牙龋病高峰年龄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r889wd.html
  • 相关资料
    考试资料
    推荐科目: 消化内科学(中级)[代码:306] 泌尿外科学(中级)[代码:321] 耳鼻咽喉科学(中级)[代码:336] 肿瘤内科学(中级)[代码:341] 麻醉学(中级)[代码:347] 康复医学(中级)[代码:348] 中医全科学(中级)[代码:302] 中医皮肤与性病学(中级)[代码:339] 中医针灸学(中级)[代码:350] 急诊医学(中级)[代码:392]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