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下列哪项胸部创伤可致患者反常呼吸
  • 正确答案 :C
  • 创伤致左胸骨第2肋及第4、5、6肋多处骨折

  • 解析:多根多处肋骨骨折使局部胸壁失去完整肋骨支撑而软化,出现反常呼吸,即吸气时软化区胸壁内陷,呼气时外突,又称为连枷胸。

  • [单选题]下列哪种心力衰竭最适合使用洋地黄制剂
  • 正确答案 :B
  • 心力衰竭伴快速心室率房颤

  • 解析:心力衰竭并发快速心室率性房扑或房颤时,静脉快速洋地黄制剂,通过减慢控制心室率和正性肌力等作用,迅速缓解心力衰竭,纠正血流动力学异常。

  • [单选题]以下哪项不是重症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 正确答案 :E
  • 为预防应激性溃疡使用胃黏膜保护剂

  • 解析:引起重症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主要有特殊高危人群,如COPD、恶性肿瘤、长期住院、高龄、免疫低下、意识障碍等,以及外科手术、抗生素滥用、强力抑制胃酸、误吸、鼻窦炎等。预防应激性溃疡使用胃黏膜保护剂对胃液酸碱度无太大影响。

  • [单选题]关于氮平衡描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E
  • 留置胃管引流对氮平衡有影响


  • [单选题]下列哪种昏迷患者出现深大呼吸
  • 正确答案 :D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 解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为深大呼吸,而脑出血等大都是呼吸抑制。

  • [单选题]以下关于高钾血症的病因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A
  • 肾小管性酸中毒

  • 解析:高钾血症的病因主要有:①肾排钾困难,如急性肾衰竭(少尿期)、应用保钾利尿药,盐皮质激素不足等;②摄入钾过多,如静脉输入过多、过快含钾液体,输入大量库存血等;③细胞内钾移入细胞外液,如缺氧、酸中毒、持续性抽搐、大量溶血、大量内出血、大血肿和挤压综合征等。肾小管性酸中毒往往引起低钾,因此A不是高钾血症的病因。

  • [单选题]缺血性脑卒中的最常见的病因是
  • 正确答案 :D
  • 脑动脉粥样硬化

  • 解析: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卒中是缺血性脑卒中最常见的类型,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管腔狭窄,闭塞或者血栓形成,造成局部脑组织因血液供应中断而发生缺血、缺氧性坏死。故答案选择D。

  • [单选题]休克病人的一般监测,不包括
  • 正确答案 :A
  • 体温

  • 解析:休克一般监测包括:血压、脉搏、意识、皮肤色泽、尿量。尿量是观察休克变化简便而有效的指标。成人要求>30ml/h;小儿>20ml/h。

  • [单选题]下列经脉中,不与脏腑连属的是( )
  • 正确答案 :E
  • 带脉


  • [多选题]内伤发热的特点为( )
  • 正确答案 :ABCDE
  • 发热缓慢

    病程较长

    不恶寒或怯冷得衣则解

    发热时发时止或发有定时

    时伴有自汗或盗汗


  • [单选题]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的诊断原则除外( )
  • 正确答案 :E
  • 侵害的途径与方法


  • [单选题]电烧伤后继发性出血往往发生在
  • 正确答案 :B
  • 伤后1~3周


  • [单选题]急性创伤时,血液系统早期变化描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D
  • 纤溶活性降低,抗凝血酶Ⅲ减少

  • 解析:创伤后机体早期白细胞数量增加,血小板数量增加,黏附聚集活性增强,血浆纤维蛋白原增加,凝血时间缩短;同时纤溶活性增强,抗凝血酶Ⅲ增加,血液黏度增加。血液系统变化一方面利于非特异性抗感染和抗损伤出血,但同时也可促进血栓形成和DIC发生。

  • [单选题]患者男性,28岁,有A型预激综合征,本次因胸闷、心悸发作2小时来院。心电图示心房颤动,心室率200次∕分,QRS波0.2秒,最合适的处理是
  • 正确答案 :A
  • 电复律

  • 解析:预激综合征伴心房颤动,心室率快,因有房室旁路存在,心房激动未经房室结生理性延迟而直接下传心室,导致快速的心室率,甚至出现心室颤动而危及生命,药物转复效果差,宜直接行电复律。

  • [单选题]大量呕血时可出现以下症状,哪项不准确
  • 正确答案 :D
  • 不出现发热


  • [单选题]现场判断病人心跳骤停的可靠指征是
  • 正确答案 :C
  • 大动脉搏动消失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rkm99o.html
  • 相关资料
    推荐科目: 内科护理(正高) 重症医学(副高) 理化检验技术(副高) 呼吸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5) 中医眼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5) 病理学技术(士)(代码:106) 广东药学专业初级 住院医师规培(临床病理科) 放射医学(士) 病案信息技术(中级)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