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不仅能治疗局部病,而且能治疗其远隔部位脏腑组织器官病症,是腧穴的
正确答案 :C
远治作用
解析:远治作用 :是指腧穴具有治疗其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器官病证的作用。腧穴不仅能治疗局部病证,而且还有远治作用。十四经穴,尤其是十二经脉中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经穴,远治作用尤为突出,如合谷穴不仅能治疗手部的局部病证,还能治疗本经所过处的颈部和头面部病证,这是“经脉所过,主治所及”规律的反映。
[单选题]可与金石、贝壳类等药物同用,以助其消化的药物是
正确答案 :C
神曲
解析:神曲
功效:消食和胃。
主治病证:饮食积滞证。辛以行散消食,甘温健脾开胃,和中止泻。因本品略能解表退热,故尤宜外感表证兼食滞者。
[单选题]以下不属于足太阴脾经穴位的是
正确答案 :E
解溪
[单选题]在胸部,距前正中线4寸循行的经脉是
正确答案 :C
足阳明胃经
解析:足阳明胃经经脉循行:
循行部位起于鼻翼旁(迎香穴),挟鼻上行,左右侧交会于鼻根部,旁行入目内眦,与足太阳经相交,向下沿鼻柱外侧,入上齿中,还出,挟口两旁,环绕嘴唇,在颏唇沟承浆穴处左右相交,退回沿下颌骨后下缘到大迎穴处,沿下颌角上行过耳前,经过上关穴(客主人),沿发际,到额前。
本经脉分支从大迎穴前方下行到人迎穴,沿喉咙向下后行至大椎,折向前行,入缺盆,下行穿过膈肌,属胃,络脾。直行向下一支是从缺盆出体表,沿乳中线(前正中线旁开四寸)下行,挟脐两旁(旁开二寸),下行至腹股沟外的气街穴。本经脉又一分支从胃下口幽门处分出,沿腹腔内下行到气街穴,与直行之脉会合,而后下行大腿前侧,至膝膑沿下肢胫骨前缘下行至足背,入足第二趾外侧端(厉兑穴)。本经脉另一分支从膝下3寸处(足三里穴)分出,下行入中趾外侧端。又一分支从足背上冲阳穴分出,前行入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交于足太阴脾经。
[单选题]下列药物中,不属四大怀药的是
正确答案 :D
砂仁
[单选题]肉桂入煎剂、研末冲服时的剂量分别是
正确答案 :C
1~4.5g、1~2g
解析:肉桂
药性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
功效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引火归原。
应用
1.阳痿,宫冷。
2.腹痛,寒疝。善除痼冷沉寒。
3.腰痛、胸痹、阴疽、闭经、痛经。
4.虚阳上浮诸症。
5.气血虚衰证。有鼓舞气血生长之效。
用法用量
煎服,1~4.5g,宜后下或焗服;研末冲服,每次1~2g。
使用注意
阴虚火旺,里有实热,血热妄行出血及孕妇忌用。畏赤石脂。
[单选题]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为
正确答案 :A
募穴
解析:背俞穴与募穴
1,概念:背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又称为“俞穴”。六脏六腑各有一背俞穴,共12个。募穴是脏腑经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又称为“腹募穴”,六脏六腑各有一募穴,共12个。
俞为阳,均分布在背部的膀胱经第1侧线上,为阴病行阳的重要位置。募为阴,均分布于胸腹部,是阳病行阴的重要处所。
[背俞穴与募穴.png]
2、临床应用:俞、募穴主要用于治疗相关脏腑的病变。
俞、募穴可以治疗与对应脏腑经络相联属的组织器官疾患。
临床上腑病多选其募穴,脏病多选其背俞穴。
临床上常把病变脏腑的俞、募穴配合运用,以发挥其协同作用,就是俞募配穴法,是前后配穴法典型的实例。
[单选题]有关病毒性肝炎的叙述,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B
乙型肝炎一般无慢性经过
[单选题]耳与下列哪组经络联系密切
正确答案 :E
手太阳、手足少阳、手阳明
解析:手太阳、手足少阳、手阳明等经脉、经别都入耳中,足阳明、足太阳的经脉则分别上耳前,至耳上角。
[单选题]既能用于小便不利、水肿,又能用于脾虚证的药物是
正确答案 :D
茯苓
解析:茯苓
性能:甘、淡,平、归心、脾、肾经。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应用:
1.水肿。
2.痰饮。
3.脾虚泄泻。
4.心悸,失眠。2013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rrmy8d.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