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拉米夫定
A
题目:患者,男性,55岁。20年前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并肝硬化,此后间断出现巩膜黄染、腹胀等,均于对症治疗后好转。2周前患者上述症状再次出现并加重,诊断以"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收住入院。医嘱:0.9%氯化钠注射液200ml+还原型谷胱甘肽2.8g,静滴,2次/日;5%葡萄糖注射液200ml+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60ml,静滴,2次/日;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456mg,口服,3次/日;螺内酯片40mg,口服,2次/日;拉米夫定片0.2g,口服,2次/日。
解析:本题考查保肝药的作用特点及用药监护。该患者为慢性乙型肝炎并肝硬化,治疗用药包括抗病毒、保肝及利尿等对症治疗。①拉米夫定是一种核苷类抗病毒药,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②螺内酯是一种低效利尿药,其结构与醛固酮类似,为醛固酮的竞争性抑制剂,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监测血钾。③还原型谷胱甘肽属于解毒类保肝药,主要在肝脏合成,广泛分布于各组织器官,它与体内过氧化物和自由基自由结合,对抗氧化剂对巯基的破坏,不良反应少见。④复方甘草酸苷属于抗炎保肝药,有类激素样作用,会导致假性醛固酮增多症。⑤患者入院时有明显腹胀,使用螺内酯具有利尿、缓解腹胀的作用。⑥多烯磷脂酰胆碱属于必需磷脂类的保肝药。故答案选AEBDC。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麻醉药品处方保存
3年
解析:麻醉药品处方至少保存3年,精神药品处方至少保存2年。故选C。
[单选题]关于药物警戒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集中在药物不良信息的收集、分析与检测等方面,是一种主动的手段
解析: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集中在药物不良信息的收集、分析与检测等方面,是一种相对被动的手段。
[多选题]应对氯吡格雷抵抗的策略包括( )
可联合应用黏蛋白整合素受体阻断药替罗非班、拉米非班、依替非巴肽
若与质子泵抑制剂联合,尽量选用对CYP2C19影响较小的药物
与PPI宜间隔2个血浆半衰期服用
应用极少经CYP2C19代谢的普拉格雷或替格雷洛
采用高负荷剂量降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者终点事件发生的风险
解析:本题考查氯吡格雷抵抗的应对措施。应对抵抗的策略有:①高负荷剂量相对于常规剂量来说,可更为迅速和有效地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NSTEMI者终点事件发生的风险;②联合应用黏蛋白整合素受体阻断药,直接阻断血小板活化、黏附、聚集的最后通路;③若与质子泵抑制剂(PPI)联合应用借以保护胃肠黏膜,尽量选用对CYP2C19影响较小的雷贝拉唑等;④应用极少经CYP2C19代谢的普拉格雷或替格雷洛;若与质子泵抑制剂联合,尽量选用对CYP2C19影响较小的药物与PPI宜间隔2个血浆半衰期服用。故答案选ABCDE。
[单选题]羟丙甲纤维素为
亲水凝胶型骨架材料
解析:本组题考查缓释、控释制剂的常用辅料和作用。缓释、控释制剂所用的材料中,溶蚀性骨架材料有巴西棕榈蜡、硬脂酸、硬脂醇和单硬脂酸甘油酯等;亲水凝胶型骨架材料有羟丙甲纤维素、甲基纤维素和CMC-Na等;不溶性骨架材料有聚乙烯、聚氯乙烯和乙基纤维素等;渗透泵型控释片的半透膜材料有醋酸纤维素、EC等;常用的植入剂材料有硅橡胶等。故本组题答案应选B。
[单选题]高血压伴甲状腺功能亢进者宜选用
普萘洛尔
解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某些症状与交感神经系统过度兴奋有关,普萘洛尔是β受体阻断剂,能阻断β受体,控制上述症状,且能减少肾素释放。
[单选题]因华法林抗凝血作用起效滞后需联合应用:
依诺肝素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抗凝血药和血小板药的治疗监护。为最大限度地减少以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为代表的抗血小板药所诱发胃灼热、胃溃疡和出血,很多ACS患者或行PCI患者在单独服用氯毗格雷酝阿司匹林合用时,常规合用奥美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PPI)。然而,最新临床观察显示:氯吡格雷与PPI长期合用会增加心脏突发事件及死亡率50%。
[单选题]哪个药品停药后产生明显的戒断症状
芬太尼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停药后产生明显的戒断症状的药品为麻醉药品,具有明显的中枢镇痛作用。地高辛为强心苷药物,不具有镇痛作用,不属于麻醉药品范畴,排除A;芬太尼为强效镇痛药,属于麻醉药品范畴,故选B;苯巴比妥为镇静催眠类药物,无镇痛作用,排除C;普鲁卡因胺为抗心律失常药物,无镇痛作用,排除D;阿司匹林为解热镇痛类药物,其镇痛作用机制为减少致痛物质如前列腺素的合成,无中枢镇痛作用,不属于麻醉药品范畴,故排除E。综合分析,本题选B。
[单选题]服用抗痛风药时,宜同服硫酸氢钠而不宜多食醋是
减少药物对胃肠的刺激和利于尿酸的排泄
解析:酸酸碱碱促吸收,酸碱碱酸促排泄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v1nr87.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