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IFN通过诱导细胞合成抗病毒蛋白可直接杀灭病毒
B
题目:下列对干扰素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解析:干扰素是病毒或其他干扰素诱生剂(细菌内毒素、人工合成的双链RNA等)刺激细胞所产生的一类分泌性蛋白,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活性。分为IFNa、IFNβ和IFNy。IFN不能直接灭活病毒,而是通过诱导细胞合成抗病毒蛋白(antiviralprotein,AVP)发挥抗病毒效应(抑制病毒复制和增殖);IFN的抗病毒作用是抑制,而不是杀灭;IFN作用具有广谱性,对多种病毒都有一定的作用;IFN有种属特异性,受种属特异性的限制,一般在同种细胞中活性高,对异种细胞无活性;发挥作用迅速,病毒感染后几小时内就能起作用。此外IFN还具有免疫调节活性及抗肿瘤活性。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手的消毒的要求是在工作前、工作后,;或检验同类标本后再检验另一类标本前,均须用肥皂流水洗手3min,搓手使{泡沫布满手掌手背及指间至少多长时间,再用流水冲洗,若手上有伤口,应戴手套接触标本
10s
[单选题]粒细胞的相对密度为
1.080~1.095
[单选题]A型血友病首选的血液制品是
冷沉淀
[单选题]新鲜冰冻血浆内含有各种凝血因子及血浆蛋白成分,其中第Ⅷ因子活性应_______,血浆蛋白含量______
≥0.7IU/ml,≥50g/L
[单选题]患者黄某,女性,45岁,因子宫肌瘤入院。行手术切除,术后输注悬浮红细胞2U。于输血后1小时出现血红蛋白尿。查体,该患者体温正常,没有发冷、寒战、发热、头痛、腰背疼痛、腹痛、胸前压迫感、呼吸困难、发绀、黄疸等症状。该患者最有可能的输血不良反应为
急性溶血反应
解析:该患者于输血后1小时出现血红蛋白尿,符合急性溶血反应的特征。查体排除了发热反应、过敏反应和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另外,血管内溶血的特征是血浆中出现大量血红蛋白和出现血红蛋白尿。血管内溶血常见于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而血管外溶血常见于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单选题]关于输血相容性检测报告正确的是
相合则可随时发血
[单选题]献血者出现下列哪种情况不能判定为延期献血
献血中或献血后发生中度以上献血反应
解析:献血中或献血后发生中度以上献血反应者应永久淘汰。
[单选题]下列关于经输血传播梅毒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通常表现为典型的一期硬下疳
解析:本题考察考生由输血传播的梅毒不经第一期,直接进入第二期,通常表现为典型的二期梅毒疹。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v1yzjd.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