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补体性质稳定,不易受各种理化因素的影响
B
题目:关于补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解析:补体是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正常新鲜血清及组织液中的具有酶样活性的球蛋白,且大多数属于β球蛋白,正常血清中含量最高的补体成分为C3,含量最少的补体成分为C2。补体性质不稳定,易受各种理化因素的影响。在0~10℃活性只保持3~4天,冷冻干燥可较长时间保持其活性,加热56℃30分钟灭活,故补体活性检测应尽快进行。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外周和骨髓象中嗜酸性粒细胞>10%,通常不出现在下列哪种疾病
急性传染病(如伤寒)
解析:正常的外周和骨髓象中,嗜酸性粒细胞小于5%,若大于10%,则远远高于正常值。而某些急性传染病常见于嗜酸性粒细胞的情况。
[单选题]正常情况下,原尿中不被肾小管重吸收的物质是
肌酐
解析:肌酸在肾近曲小管几乎全部重吸收;尿素、尿酸部分重吸收,而肌酐几乎不被重吸收而随尿液排出。
[单选题]下列关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叙述,错误的是
白血病细胞胞浆中可见Auer小体
解析: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白血病细胞形态异常,胞核和胞质有明显的质和量的异常。白血病细胞PAS染色约20%~80%的原淋巴细胞呈阳性反应。退化细胞明显增多,篮细胞多见,这是急淋的特征之一;而胞质内出现Auer小体有助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诊断。血象中可见原始及幼稚淋巴细胞增多。临床上起病多急骤,发热、中至重度贫血、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全身淋巴结无痛性肿大,轻、中度肝脾肿大较其他白血病为多见,骨关节疼痛及胸骨压痛较明显,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发病率较高。
[单选题]血性CSF离心后,取上清液作隐血试验呈阴性,最可能是
穿刺损伤出血
解析:穿刺出血留取三管标本时,第一管为血性,以后两管颜色逐渐变淡,红细胞计数结果也依次减少,经离心后上清液呈无色透明,隐血试验阴性。
[单选题]下列疾病中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的是
无纤维蛋白原血症
解析: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因子的活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导致共同途径中,不能有纤维蛋白形成,PT时间延长。
[单选题]重度脾功能亢进时可出现
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均减少
[多选题]显示淋巴瘤在进展的是
LDH增高
血红蛋白降低
β微球蛋白增高
血沉加快
血清铁蛋白增高
解析:临床有许多实验室检查对判断淋巴瘤是否在进展有帮助,题中所列5项检查结果均显示淋巴瘤在进展。
[单选题]用煌焦油蓝乙醇溶液做染液计数网织细胞时,错误的步骤是
染色时间5~10min
解析:取2滴10g/L煌焦油蓝生理盐水溶液,加血2滴,混匀,37℃放置15~20min,然后制片。
[单选题]恶性组织细胞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占大多数的是
15~40岁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v5577.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