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IgG抗体分子太小
B
题目:IgG抗体不能直接与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的主要原因是
解析:参与直接凝集反应的抗体主要是IgM抗体,它是五价的,分子量大;而IgG是二价的,分子量小。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在进行受者血清中细胞毒预存抗体测定时,运用台盼蓝染色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着色者为死细胞,有细胞毒性预存抗体存在
解析:活力测定:最简便常用的为台盼蓝染色法。台盼蓝又称锥蓝,是一种阴离子型染料,这种染料不能透过活细胞正常完整的细胞膜,故活细胞不着色,但死亡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增加,可使染料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使死细胞着色呈蓝色,通过死亡细胞与活细胞的百分比可反映细胞活力。
[单选题]不属于巨幼红细胞形态特点的是
各阶段巨幼细胞均呈幼浆老核
解析:巨幼红细胞因核合成原粒不足而呈再老浆幼核。
[单选题]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与急性单核白血病的主要鉴别是
非特异性酯酶染色阳性可否被氟化钠抑制
解析: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时,白血病原始粒细胞非特异性酯酶染色可呈阳性反应,此反应不被氟化钠抑制。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时,白血病原始单核细胞非特异性酯酶染色可呈阳性反应,幼单核细胞和单核细胞为阳性反应,此反应可被氟化钠抑制。
[单选题]慢性溶贫时,评价尿中尿胆原下列不正确的是( )
尿胆原增高同时隐血试验阳性
解析:慢性溶贫时,肝脏可以充分处理再吸收入血的尿胆原,以至尿中尿胆原不增高。
[单选题]下列哪项符合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肝、脾可肿大
解析: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发病多见于15~30岁,传播途径以口鼻接触为主,是淋巴细胞良性增生性疾病。临床表现有发热,咽峡炎,肝、脾、淋巴结肿大等;血象中可见异型淋巴细胞增多,分三型。
[单选题]成年人急性失血多少才能引起失血性休克
1500ml
[单选题]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AML-M4型白血病细胞-酯酶双染色阳性
解析: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的血象呈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Hb小于100~120g/L。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4型的酯酶双重染色可呈现醋酸萘酚酯酶阳性细胞、氯醋酸酯酶阳性细胞或双酯酶阳性细胞。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v57yj.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