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关于临床用药安全性评价的基本原则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ABCDE
不良反应小
不良反应类型少
不良反应具有可逆性,容易纠正
不良反应可预测
不良反应可预防
[单选题]治疗糖尿病伴有心、脑血管并发症的老年患者,最适用的是
正确答案 :E
格列齐特
解析:格列吡嗪、格列喹酮适用于老年轻、中度糖尿病患者;甲苯磺丁脲半衰期4~6小时,较适用;氯磺丙脲半衰期长达36小时,不宜适用,而格列齐特不但降糖作用强,而且还具有降低血小板黏附性和改善微循环作用,故最适用于糖尿病伴有心脑血管并发症的老年患者。
[单选题]以下有关热原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D
115℃、35分钟热压杀菌能破坏热原
[单选题]现有的经穴数目为( )
正确答案 :B
361个
[多选题]关于利培酮,叙述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ACD
9-羟基-利培酮血药浓度的个体差异大于利培酮
9-羟基-利培酮浓度与利培酮的剂量呈正相关
利培酮及9-羟基-利培酮血药浓度之和与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显著相关
解析:利培酮经口服后可完全吸收, 并在1~2小时内达到血药浓度峰值,其吸收不受食物影响。在体内,利培酮部分代谢成9-羟基利培酮,后者与利培酮有相似的药理作用。本品在体内可迅速分布,利培酮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为88%,9-羟基利培酮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为77%。该药的消除半衰期为3小时左右,抗精神病有效成份的消除半衰期为24小时。大多数病大人在1天内达到利培酮的稳态,经过4~5 天达到9-羟基利培酮的稳态,用药一周后,70%的药物经尿液排泄,14%的药物经粪便排泄,经尿排泄的部分中,35~45%为利培酮和9-羟基利培酮,其余为非活性代谢物。与服用本品有关的常见不良反应是:失眠、焦虑、激越、头痛、口干。故选ACD
[多选题]下列哪些青霉素类药物能耐青霉素酶
正确答案 :BDE
苯唑西林
双氯西林
氯唑西林
解析:耐酶青霉素化学结构特点是通过酰基侧链(Rl)的空间位障作用保护了β-内酰胺环,使其不易被酶水解,主要用于耐青霉素的金葡菌感染。常用的有: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双氯西林与氟氯西林。本类药的抗菌谱及对耐药性金葡菌的作用均基本相似,对甲型链球菌和肺炎球菌效果最好,但不及青霉素,对耐药金葡菌的效力以双氯西林最强,随后依次为氟氯西林、氯唑西林与苯唑西林,对革兰阴性的肠道杆菌或肠球菌无明显作用。胃肠道吸收较好,各药的吸收以苯唑西林最差,氯唑西林次之,双氯西林最好。血浆蛋白结合率均很高(95%以上)。主要以原形从尿排泄,速度较青霉素慢。
[单选题]配制危险药物时,手套的选择应考虑的指标是
正确答案 :A
厚度、大小、长度、触感
[单选题]经络系统中,"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的为( )
正确答案 :C
正经
[多选题]药物和血浆蛋白结合的特点包括
正确答案 :ABDE
结合型药物是运载药物到达作用部位的方式
结合型药物是药物的储备形式,起到药库的作用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有竞争性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有可逆性
[单选题]血管内凝血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各种原因导致小血管发生凝血,形成广泛的微血栓,大量的凝血因子被消耗,并继发激活溶解的物质是
正确答案 :E
纤维蛋白
解析: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又称DIC,是各种原因导致小血管发生凝血,形成广泛的微血栓,大量的凝血因子被消耗,并继发激活纤维蛋白溶解,因而引起严重的广泛的全身性出血。本病又称:去纤维蛋白综合征、消耗性凝血病或血管内凝血-去纤维蛋白溶解综合征。
[多选题]GMP认证检查包括
正确答案 :ABD
人
制剂生产设备
生产环境
解析:药品GM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内容:机构与人员、厂房与设施、设备、物料、卫生、验证、文件等。
[单选题]滴制法制备胶丸时,下列哪个因素不会影响其制备胶丸质量
正确答案 :E
胶丸的重量
解析:滴制法制备胶丸的影响因素有:①明胶的处方组成。以明胶:甘油:水为1:(0.3~0.4):(0.7~1.4)为宜。②液体的密度。为了保证胶丸在冷却液中有一定的沉降速度及足够的冷却成形时间,药液、胶液及冷却液三者应有适宜的密度,如鱼肝油胶丸制备时,三者的密度分别为0.9g/ml、1.12g/ml和0.86g/ml。③温度。胶液和药液均应保持在60℃,喷头处应保持在80℃,冷却液为13~17℃,胶丸干燥温度应为20~30℃,且配合鼓风条件。
[单选题]处方常见的外文缩写中"生理盐水"的英文缩写是
正确答案 :D
NS
解析:本题考查处方中常见外文的缩写及含义。其中Aa各、各个;NS生理盐水;OL左眼;OU.双眼;Aq.水、水剂。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v80e8j.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