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尿液相差显微镜检查

B

题目:男孩,12岁,肉眼血尿6个月,无水肿、尿少,尿蛋白:微量,红细胞:满视野。肾脏B超:肾脏、膀胱、输尿管无异常。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男孩,2岁。生后反复患肺炎、腹泻及革兰阴性菌败血症。其血清IgG 2g/L(200mg/d1),IgA 700mg/L(70mg/d1),IgM 600mg/L(60mg/d1),外周血淋巴细胞数正常,骨髓找到浆细胞,细胞免疫功能测定均正常。最可能的诊断为
  • 婴幼儿暂时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 解析:暂时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病儿大多数没有严重感染,常见感染可涉及皮肤、肺脏、脑膜等,病原体多为革兰阳性菌。血清IgG少于2.5g/L(250mg/d1),IgA和IgM正常或减少。血液循环中B淋巴细胞数量正常。细胞免疫功能也正常。

  • [多选题]有关小儿的注意与记忆的发展特点是
  • 婴儿以无意注意为主,

    5~6岁的儿童能:较好的控制自己的注意力

    幼儿以机械记忆为主

    学龄儿童逐渐出现逻辑记忆

  • 解析:ABDE。婴儿期以无意注意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出现有意注意。5~6岁后儿童能较好控制自己的注意力。1岁内婴儿只有再认而无重现,随年龄的增长,重现能力亦增强。幼年儿童只按事物的表面特性记忆信息,以机械记忆为主。随着年龄的增加和理解、语言思维能力的加强,逻辑记忆逐渐发展。

  • [单选题]该患儿唯一早期诊断手段是
  • 孕9~11周取绒毛膜活检进行胎儿DNA分析

  • 解析:A。孕9~11周取绒毛膜活检进行胎儿DNA分析。

  • [单选题]鼠伤寒沙门菌导致腹泻的机制主要是
  • 侵袭肠黏膜的作用

  • 解析:A。鼠伤寒沙门菌感染是侵袭性细菌感染,可引起渗出性腹泻,可直接侵袭小肠或结肠肠壁,使黏膜充血、水肿,炎症细胞浸润引起渗出和溃疡等病变。患儿排出含有大量白细胞和红细胞的菌痢样粪便。

  • [多选题]11岁,低热、腹痛、腹胀3个月。查体全腹膨隆,移动性浊音(+)。对诊断最有意义的检查是()
  • 腹水常规

  • 解析:标准答案:C

  • [单选题]病情平稳后在局麻下做肾活检。病理报告:免疫荧光,IgG(++),IgA(++),IgM(++),C3(+++),Fib(++),在肾小球系膜区及毛细血管袢呈颗粒状沉积;光镜示肾小球增大呈分叶状,系膜细胞明显增生,肾小球滤过膜增厚并呈双轨状。根据以上病理报告可诊断为何种肾小球肾炎
  • 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

  • 解析:根据WHO1982年关于肾小球疾病分类方案,将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分为:①微小病变:免疫荧光阴性。光镜下基本不能发现病变,偶尔可见有系膜细胞轻度增殖或系膜基质轻度产生。②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肾炎:指部分肾小球和(或)肾小球局部性的病变,病变的性质可以是硬化坏死、增殖、渗出等。③弥漫性病变。A.膜性肾病指肾小球基底膜增厚,钉突形成,甚至呈梯状结。B. 增殖性病变:a.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主要表现为系膜细胞增生及系膜基质增多.b.膜性增殖性肾小球肾炎,主要表现为系膜细胞增生,系膜细胞及基质通过副系膜区插入内皮及肾小球基底膜之间,并由于免疫复合物的刺激,内皮细胞产生基膜样改变而致“双轨”现象;C毛细血管内增殖性肾小球肾炎,主要表现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明显增生以致毛细血管腔狭窄;d.致密沉积物性肾小球肾炎,该病是膜性增殖性肾炎的一种亚型,除具有膜性增殖性肾炎的改变外,主要是肾小球基底膜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见大小不等的电子致密物沉积;e.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主要表现为肾小球包氏囊上皮细胞增生并形成新月体(半月体)改变。四、硬化性病变:肾小球肾炎各种病理改变的最终结果表现为弥漫性硬化,呈“玻璃球”改变。根据以上的病理特点。本例病理诊断为:膜性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因此C项为正确答案。其余均为错误的。

  • [单选题]如果做心电图,其特异的改变为
  • U波出现,P-R及Q-T间期延长

  • 解析:A。低钾血症心电图表现为T波低宽、出现U波、Q-T间期延长,T波倒置以及 ST段下降等。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vdn73d.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神经内科(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副高) 耳鼻咽喉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6) 超声波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46) 病理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0) 内科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69) 医学检验专业知识 公卫执业医师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