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

B

题目:下述病候中,可用桂枝汤的是

解析:《伤寒论》第15条云:"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其他选项为桂枝汤的使用禁忌。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选项,关于外感头痛治则,叙述正确的是
  • 祛风通络止痛

  • 解析:外感头痛 治法 祛风通络,散邪止痛。以督脉及手太阴经穴为主。主穴 百会 太阳 风池 列缺 配穴 风寒头痛加风门、合谷;风热头痛加大椎、鱼际;风湿头痛加偏历、阴陵泉。

  • [单选题]下列何药不是天台乌药散的组成药物
  • 香附

  • 解析:天台乌药散:乌药、木香、小茴香、青皮、高良姜、槟榔、川楝子、巴豆。

  • [单选题]位于腕背横纹上的三个腧穴,由尺侧至桡侧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 阳谷、阳池、阳溪


  • [单选题]语音震颤增强见于
  • 接近胸膜的肺内大空洞


  • [单选题]半夏泻心汤的组成药物除半夏、人参、炙甘草、干姜、大枣外,还有
  • 黄连、黄芩

  • 解析:半夏泻心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本方所治之痞,原系小柴胡汤证误下,损伤中阳,少阳邪热乘虚内陷,以致寒热错杂所致。治宜寒热平调,消痞散结。方中半夏散结消痞,和胃降逆,干姜温中散寒,助半夏温胃消痞。黄连黄芩泻热开痞,人参、大枣、甘草健脾益气,炙甘草调和诸药,七味相合,使寒热得除,气机得畅。 生姜泻心汤即半夏泻心汤减干姜二两,加生姜四两而成,意在和胃而降逆,宣散水气而消痞满,配合辛开苦降、补益脾胃之品,适于水热互结于中焦,脾胃升降失常之痞证。甘草泻心汤即半夏泻心汤加重炙甘草用量,重在调中补虚,适于胃气虚弱,寒热错杂之痞证。

  • [单选题]率谷穴位于
  • 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

  • 解析:率谷 定位 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 主治 ①头痛,眩晕;②小儿急、慢惊风。 操作 平刺0.5~0.8寸。

  • [单选题]桂枝芍药知母汤证之热为
  • 风湿化热伤阴

  • 解析:桂枝芍药知母汤证 原文:诸肢节疼痛,身体尫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桂枝芍药知母汤方:桂枝四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麻黄二两 生姜五两 白术五两 知母四两 防风四两 附子二枚(炮) 病因病机:本证由于风湿之邪,合而流注于筋骨,搏结于关节,气血痹阻不畅而致诸肢节疼痛而肿大;风湿相搏,病久不解,正虚邪盛,营卫气血耗损,而日渐化热伤阴。 证候:诸肢节疼痛,身体尫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 辨证:风湿历节(风寒湿邪外袭,痹阻筋脉关节,日渐化热伤阴)。 治则:祛风除湿,温经散寒,佐以滋阴清热。 方药:桂枝芍药知母汤。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vk4z7.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烧伤外科(正高) 皮肤与性病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副高) 计划生育主治医师(代码:360)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6) 放射医学技术(师)(代码:206) 住院医师规培(耳鼻咽喉科) 住院医师规培(医学检验科) 执业兽医(水生动物类) 儿科主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