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关于纸片扩散法中细菌的接种量对抑菌圈大小的影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B
  • 增加接种量可使抑菌圈减小

  • 解析:增大接种量会使抑菌圈变小,而减少接种量会使抑菌圈变大。

  • [单选题]关于血细胞比容,正确的说法是
  • 正确答案 :D
  • 用于手工法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的计算

  • 解析:血细胞比容作为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计算的基础数据。

  • [单选题]抗体纯度的鉴定常采用以下何种方法
  • 正确答案 :E
  •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

  • 解析: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根据分子量大小将抗体分离开。

  • [单选题]造血干细胞的主要分子标志是
  • 正确答案 :C
  • CD34

  • 解析:对人体造血干细胞表面标志的研究,是用单克隆抗体CD34证明的。CD34单克隆抗体检测的抗原即为CD34分子。自入骨髓细胞中应用FACS可分离纯化CD34细胞群,如与造血因子共同体外培养可获得含有各种血细胞的混合集落,所以CD34细胞为骨髓中造血干细胞,CD34抗原可视为骨髓造血细胞标志之一。

  • [单选题]胸腔积液标本呈黑色,常见的疾病是
  • 正确答案 :C
  • 曲霉菌感染

  • 解析:曲霉菌感染时的积液标本可呈黑色。

  • [单选题]多克隆抗体不能用于
  • 正确答案 :C
  • 淋巴细胞表面标志检测

  • 解析:淋巴细胞亚的检测要求采用只针对细胞的表面标准物的抗体进行,故应该要单克隆抗体,不能用多克隆抗体。

  • [单选题]最易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A
  • 氯霉素

  • 解析:氯霉素能抑制骨髓造血,是最常见的引起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原因。

  • [多选题]B细胞是( )
  • 正确答案 :BCDE
  • 免疫调节细胞

    抗原识别细胞

    抗原呈递细胞

    免疫效应细胞


  • [多选题]HELLP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为
  • 正确答案 :ABCDE
  • 溶血

    肝脏酶谱升高

    黄疸

    血小板减少

    ALT、AST基本不变


  • [单选题]关于T细胞功能检测的皮肤试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D
  • 2岁以内儿童因未致敏,所以无法对任何抗原呈阳性反应

  • 解析:2岁以内儿童因未致敏,只要有一种抗原皮试阳性,即说明T细胞功能正常。

  • [单选题]作HLA-Ⅱ类分子分型时,应用最广,最简便快捷和精确的方法是
  • 正确答案 :C
  • PCR-SSP

  • 解析:PCR-SSP(Sequence specific primer,序列特异性引物)是一种基因多态性分析技术,可用于HLA复合体及其他具有多态性特点的基因分型。

  • [单选题]人类基因组中,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大多数属于( )
  • 正确答案 :C
  • 单拷贝序列

  • 解析:考点:真核生物基因组的重复序列。高等真核生物基因组含有大量的重复序列,根据重复序列的重复频率,分为3种:高度重复序列、中度重复序列、单拷贝序列或低度重复序列。大多数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属于单拷贝序列。

  • [单选题]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共同成分是
  • 正确答案 :E
  • 肽聚糖

  • 解析: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细菌的细胞壁所共有的成分是肽聚糖,不过前者大约是由50多层的聚糖骨架、四肽侧链和五肽交联桥组成;后者大约由2~3层聚糖骨架和四肽侧链组成。

  • [多选题]苯巴比妥类药物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的机制是( )。
  • 正确答案 :BC
  • 减低血浆清蛋白,使运输形式的游离胆红素减少

    刺激肝细胞合成更多的Y蛋白和Z蛋白


  • [单选题]以下哪项不是荚膜组织胞浆菌的特点
  • 正确答案 :E
  • 有包囊和滋养体两种形态

  • 解析:荚膜组织胞浆菌病为双相真菌,25℃培养时为菌丝相,37℃培养时为酵母相,菌体卵圆形,直径2~4μm,有荚膜。卡氏肺孢子菌生活史具有包囊和滋养体两种形态。

  • [多选题]重组DNA技术中DNA的连接方式有
  • 正确答案 :ABDE
  • 黏性末端连接

    平端连接

    人工接头连接

    同聚物加尾连接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vk591z.html
  • 相关资料
    推荐科目: 中医内科学(正高) 临床药学(正高) 微生物检验技术(正高) 康复医学技术(正高) 微生物检验技术(副高) 神经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0) 推拿按摩学主治医师(代码:349) 中医护理中级职称(代码:374)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耳鼻咽喉科) 医学临床三基(医院管理分册)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