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移动性浊音

C

题目:下列内容,不属腹部触诊的是

解析:移动性浊音为叩诊。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素问·举痛论》中的九气不包括( )

  • [单选题]既治食积腹痛,又治疝气痛的药物是
  • 山楂

  • 解析:山楂   性能: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   功效:消食化积,行气散瘀。   应用:   肉食积滞证。功善消食化积,能治各种饮食积滞,尤为消化油腻肉食积滞之要药。   泻痢腹痛,疝气痛。炒用兼能止泻止痢。   产后瘀阻腹痛、痛经。能通行气血,有活血祛瘀止痛之功。   使用注意:脾胃虚弱而无积滞者或胃酸分泌过多者均慎用。

  • [单选题]下列药物中,不属四大怀药的是
  • 砂仁


  • [单选题]以肺组织含气量由多到少为序,叩诊音的排序是
  • 鼓音-过清音-清音-浊音-实音


  • [单选题]《金匮要略》将黄疸病以( )分类
  • 病因

  • 解析:湿热并重证 茵陈蒿汤证 原文:谷疸之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茵陈蒿汤主之。 茵陈蒿汤方: 茵陈蒿六两 栀子十四枚 大黄二两 病因病机:本证由湿热内蕴脾胃所致。湿热交蒸,营卫不和则生寒热;湿热内蕴,脾胃升降失常则不欲饮食,若勉强进食,反而增湿助热,湿热上冲,则见头目眩晕、心胸不安。湿热郁蒸日久累及血分则形成黄疸。 证候: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身黄如橘子色、腹微满和小便不利等症状。 辨证:湿热倶盛。 治则:清利湿热退黄。 方药:茵陈蒿汤。 湿重于热证 茵陈五苓散证 原文:黄疸病,茵陈五苓散主之。 茵陈五苓散方: 茵陈蒿末十分 五苓散五分方见痰饮中 上二物和,先食饮方寸匕,日三服。 提要:本条论述湿重于热的黄疸证治。 病因病机:湿热黄疸,湿多热少。 证候:全身发黄,黄色不甚鲜明,食少脘痞,身重便溏,小便不利,苔腻淡黄等症。 辨证:湿重于热。 治则:利湿清热退黄。 方药:茵陈五苓散。方中茵陈清热利湿退黄,五苓散化气利水除湿。   

  • [单选题]羌活胜湿汤的组成药物中不含
  • 白芷

  • 解析:羌活胜湿汤(《脾胃论》)   【组成药物】羌活 独活 防风 川芎 蔓荆子 藁本 炙甘草   【功用】祛风,胜湿,止痛。   【主治证候】风湿在表之痹证。肩背痛不可回顾,头痛身重,或腰脊疼痛,难以转侧,苔白,脉浮。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vk77d.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肾内科(正高) 风湿病(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正高) 内科学(副高) 耳鼻咽喉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6) 口腔医学技术(师)(代码:205) 中医师承及确有专长考核 住院医师规培(整形外科)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内科) 公卫助理医师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