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头维

A

题目:以下属于足阳明胃经穴位的是

解析:头维 定位 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开4.5寸。 主治 头痛、目眩、目痛等头目病证。 操作 平刺0.5~1寸。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辛甘温热,治疗下元虚冷之要药是
  • 肉桂

  • 解析:肉 桂 散寒止痛。补火助阳,温通经脉,引火归原  

  • [单选题]治疗高热的主穴,除十二井穴外,还包括
  • 大椎、曲池、合谷

  • 解析:高热 【辨证】 主症 体温升高,超过39℃。 兼见高热恶寒,咽干,头痛,咳嗽,舌红,苔黄,脉浮数,为风热表证;咳嗽,痰黄而稠,咽干,口渴,脉数,为肺热证;高热汗出,烦渴引饮,舌红,脉洪数,为热在气分;高热夜甚,斑疹隐隐,吐血、便血或衄血,舌绛心烦,甚则出现神昏谵语,抽搐,为热入营血。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清泻热邪。以督脉、手太阴、手阳明经穴及井穴为主。 主穴 大椎 曲池 合谷 十二井 十宣配穴 风热加鱼际、外关;肺热加尺泽;气分热盛加内庭;热入营血加内关、血海;抽搐加太冲;神昏加水沟、内关。 操作 毫针泻法。大椎刺络拔罐放血,十宣、井穴点刺出血。 2.其他治疗 (1)耳针法 选耳尖、耳背静脉、肾上腺、神门。耳尖、耳背静脉用三棱针点刺出血,余穴用毫针刺,强刺激。 (2)刮痧法 选脊柱两侧和背俞穴,用特制刮痧板或瓷汤匙蘸食油或清水,刮脊柱两侧和背俞穴,刮至皮肤红紫色为度。

  • [单选题]桑螵蛸散与天王补心丹两方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 远志、当归


  • [单选题]具有活血定痛、化瘀止血、敛疮生肌功效的药物是
  • 血竭


  • [单选题]慢性支气管炎发展为肺心病的X线征象是
  • 右心室增大

  • 解析:支气管扩张 确诊主要靠胸部CT检查,尤其是高分辨力CT(HRCT)   (1)柱状扩张:可见“轨道征”或“戒指征”;   (2)囊状扩张:可见葡萄串样改变;   (3)扩张的支气管腔内充满黏液栓时,可见“指状征”。   囊状支气管扩张:左侧支气管增粗伴粗细不均,远端支气管呈囊状扩张,状如葡萄串。   支气管扩张   平片、CT表现   3.大叶性肺炎   实变期可见呈肺段性或大叶性分布的密实阴影   4.支气管肺炎(小叶性肺炎)   好发部位:两中下肺野的中、内带   X线表现:沿肺纹理分布的、散在密度不均的小斑片状阴影,边界模糊。   放大   5.间质性肺炎   好发部位:两肺,以中、下肺最显著。X线表现:肺纹理增粗、模糊,可呈网状,并伴有小点状影。   6.肺脓肿   致密的实变区中可见含有液面的空洞,周围有较多紊乱的纤维条索状阴影。   CT片:更早、更清楚地显示肺脓肿,有利于早期诊断和指导治疗。

  • [单选题]曲泽穴的主治不包括
  • 遗尿,遗精

  • 解析:曲泽 合穴 定位 肘微屈,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尺侧缘。 主治 ①心痛、心悸、善惊等心系病证;②胃痛、呕血、呕吐等热性胃疾;③暑热病;④肘臂挛痛。 操作 直刺1~1.5寸;或点刺出血。

  • [单选题]血痹证的主症是
  • 肢体局部麻木

  • 解析:血痹为体虚受风,卫阳不足,血行不畅所致。卫气营血不足,感受风寒,致阳气痹阻,血行不畅,故出现局部肌肤麻木不仁。

  • [单选题]能反映少阴病病理特征的脉证是
  • 脉微细,但欲寐


  • [单选题]小青龙加石膏汤证的病机为
  • 外寒内饮、饮重于热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vk79o.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骨外科(正高) 中医儿科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技术(正高) 核医学技术(正高) 肿瘤内科学(副高) 推拿学(副高) 神经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0)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康复科) 核医学医师 乡村医生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