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1岁和2岁时的头围分别为( )
  • 正确答案 :C
  • 46cm,48cm

  • 解析:1岁的头围为46cm,2岁时的头围为48cm,故正确答案为C。

  • [单选题]新生儿颅内出血,腰穿脑脊液为血性,考虑为
  • 正确答案 :B
  • 蛛网膜下腔出血

  • 解析:蛛网膜下腔与椎管相通,该部位出血表现为脑脊液均匀一致的血性,并有皱缩的红细胞。

  • [单选题]关于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下列哪一项叙述正确( )
  • 正确答案 :D
  • 红细胞渗透脆性降低

  • 解析: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是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核固缩,因此,红细胞渗透脆性降低。

  • [单选题]男性患儿,诊断为胆道蛔虫病,其病史体征不支持诊断的特征是
  • 正确答案 :A
  • 发病12~24小时常有明显黄疸

  • 解析:胆道蛔虫病以儿童、青少年多见,常有驱蛔虫史。临床表现为突然阵发性上腹钻顶样痛,间歇期宛如常人。绞痛时伴恶心、呕吐,可吐蛔虫。疾病后期有胆管炎及各种并发症表现。查体腹软,仅有剑突下或右上腹深压痛。间歇期无体征。症状剧烈,但体征轻微,"症征不符"为本病特点。早期即有明显黄疸不正确。

  • [单选题]母乳中乳铁蛋白可抑制什么细菌的生长
  • 正确答案 :D
  • 白色念珠菌


  • [单选题]使用铁剂正确的方法是
  • 正确答案 :B
  • 口服二价铁吸收好

  • 解析:使用铁剂正确的方法是口服二价铁吸收好。

  • [单选题]足月婴儿出生时全身皮肤青紫,Apgar评分为3分。查体:昏迷,反射消失,肌张力低下。心率慢,呼吸不规则,诊断为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分度为
  • 正确答案 :D
  • 重度

  • 解析:Apgar评分通过对生后1分钟婴儿的呼吸、心率、皮肤颜色、肌张力及对刺激的反应等五项指标评分,以区别新生婴儿窒息程度。五项指标每项2分,共10分,评分越高,表明窒息程度越轻,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本题中Apgar评分为3分,说明是重度窒息。新生儿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表现常较重,持续时间较长。出生至72小时或以上症状最明显,出现昏迷,深浅反射及新生儿反射均消失,肌张力低下,瞳孔固定无反应,有心动过缓、低血压、呼吸不规则或暂停,常伴惊厥。

  • [单选题]流行性感冒大流行是由于流感病毒抗原性变异,变异的形式是
  • 正确答案 :D
  • 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抗原性转换或漂移

  • 解析:流行性感冒大流行是由于流感病毒抗原性变异,变异的形式有两种,即抗原性漂移和抗原性转换,甲型变异有3种类型,大组变异是指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均大变异,也称为抗原性转换,往往引起大流行。亚型变异是指血凝素变异而神经氨酸酶不变或小变,称为抗原性漂移。

  • [单选题]女婴,胎龄280天,产钳助产出生。生后全身皮肤苍白,呼吸不规则,心率96次/min,四肢松弛,弹足底有皱眉。该病儿Apgar评分为
  • 正确答案 :C
  • 3分


  • [单选题]初次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应在出生后什么时候
  • 正确答案 :B
  • 2个月

  • 解析:预防接种的时间为出生:卡介苗、乙肝疫苗;2个月: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乙肝疫苗;3个月: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白百破混合制剂;4个月: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白百破混合制剂;5个月:白百破混合制剂;6个月:乙肝疫苗;8个月:麻疹疫苗;1岁半至2岁:白百破混合制剂;4岁: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7岁:卡介苗、麻疹活疫苗、吸附精制白喉、破伤风二联类毒素;12岁:卡介苗。

  • [单选题]胎龄为32周的新生儿,出生体重为1299g,其体重位于同胎龄标准的第3百分位,下列哪个诊断准确
  • 正确答案 :D
  • 早产儿,小于胎龄儿,极低出生体重儿


  • [单选题]有关小儿脑和脊髓的发育特点,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正确答案 :C
  • 脊髓下端在胎儿时位于第2腰椎下缘


  • [单选题]常见变异型免疫缺陷病与Bruton病相比,较易出现哪种肠道病原感染( )
  • 正确答案 :E
  • 蓝氏贾第鞭毛虫

  • 解析:蓝氏贾第鞭毛虫性肠炎是一种较难诊断的肠炎,需要多次检查新鲜大便,在变异型免疫缺陷病患儿中易发生。

  • [单选题]猩红热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是
  • 正确答案 :D
  • 早期使用青霉素

  • 解析:猩红热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是早期使用青霉素,故正确答案为D。

  • [单选题]患儿,8岁。水肿,少尿,尿量浓茶色,伴头痛、眼花,呕吐,血压22.7/16kPa(170/120mmHg),尿蛋白(+),红细胞30/HP,颗粒管型0~1/HP,诊断可能为
  • 正确答案 :C
  • 急性肾炎高血压脑病


  • [单选题]1.5岁时,腕骨骨化中心有
  • 正确答案 :C
  • 3个

  • 解析:腕部于出生时无骨化中心,其出生后出现的顺序为:头骨、钩骨(3个月左右),下桡骨骺(约1岁),三角骨(2~2.5岁),月骨(3岁),大、小多角骨(3.5~5岁),舟骨(5~6岁),下尺骨骺(6~7岁),豆状骨(9~10岁)。10岁时出全,共10个。1~9岁腕部骨化中心的数目约为其岁数加1。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vl8o9o.html
  • 相关资料
    推荐科目: 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药学专业知识(一) 药学专业知识(二)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 药事管理与法规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