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用于测定甲状旁腺功能的试验膳食是(  )。
  • 正确答案 :C
  • 钙、磷定量试验膳食


  • [单选题]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最强的是( )。
  • 正确答案 :C
  • 蛋白质

  • 解析:考查食物特殊动力作用。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特殊动力作用分别为:30%、4%、6%,混合食物为10%左右。

  • [单选题]当体内碳水化合物不足时,机体为了满足身体对葡萄糖的需要,可通过下列途径产生葡萄糖的是( )。
  • 正确答案 :B
  • 糖异生作用

  • 解析:血铬极难检测,并且与组织中铬含量不是处于平衡状态。尿铬与糖代谢的关系很密切。发铬可较好地反映人体铬的状况。

  • [单选题]慢性肝炎患者膳食禁用的烹调方式为( )。
  • 正确答案 :D
  • 解析:肝炎患者食物烹调时宜采用蒸、煮、炖等方法,使食物柔软、易消化,忌用油炸、煎、炒。

  • [单选题]大米中蛋白质的含量一般为(  )。
  • 正确答案 :B
  • 7%~16%

  • 解析:谷类蛋白质的含量一般在7%~16%。

  • [单选题]细菌性食物中毒主要临床表现包括(  )。
  • 正确答案 :C
  • 急性胃肠炎


  • [单选题]完全依赖糖酵解提供能量的细胞是(  )。
  • 正确答案 :B
  • 红细胞

  • 解析:脏器或组织对各种能源物质利用的选择性和利用量取决于多种因素,主要包括:①脏器的解剖特点。如脑有血脑屏障,使体积较大的分子如脂肪酸不能透过利用;而肝有门静脉系统,使肠道吸收的营养物质和大网膜脂肪动员出来的脂肪酸首先进入肝脏而优先利用。②组织细胞中有关能源代谢的酶系。如成熟红细胞没有线粒体,缺乏三羧酸循环酶系和脂肪酸β-氧化酶系,故只能进行糖酵解和磷酸戊糖途径,而不能利用脂肪酸和氨基酸;而肝脏具有丰富的醇脱氢酶、果糖激酶和半乳糖激酶,所以能氧化乙醇,并能利用果糖和半乳糖。③组织细胞中能源的贮存情况。如肌肉能贮存较多的糖原,可利用糖原为能源,而脑组织则相反,糖原的贮存和利用很少,主要依赖于血糖和酮体供能。

  • [单选题]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表现为( )。
  • 正确答案 :A
  • 抑制胆碱酯酶活性


  • [单选题]下列哪种膳食成分对非血红素铁的吸收有促进作用(  )。
  • 正确答案 :E
  • 肉类

  • 解析:非血红素铁的吸收受膳食影响极大,维生素C、有机酸、肉类、维生素B2及某些单糖有促进作用。

  • [单选题]下列哪项属于缺铁性贫血的改变(  )。
  • 正确答案 :C
  • 血红蛋白降低

  • 解析:缺铁性贫血表现为血清铁明显减少,贮存铁极度减少,血红蛋白减少,而总铁结合力与红细胞游离原卟啉明显升高。

  • [单选题]维生素A含量相对丰富的食物是(  )。
  • 正确答案 :A
  • 牛奶

  • 解析:天然维生素A只存在于动物性食品中,如动物肝、蛋类、奶油和鱼肝油等。

  • [单选题]属于贫铁食物的是( )。
  • 正确答案 :C
  • 牛奶

  • 解析:牛奶虽营养丰富,但却是一种典型的贫铁食物,这一点要记住。

  • [单选题]不属于软食的食物选择的是
  • 正确答案 :D
  • 芹菜

  • 解析:主食以发酵类面食为主。米饭、面条应比普食更为软烂,包子、饺子等应选择含粗纤维较少的蔬菜作为馅料。肉类应选择细嫩的瘦肉,多选用禽肉和鱼虾等,也可制作成肉丸、肉末等。多用含膳食纤维少的蔬菜,如南瓜、冬瓜、薯类等,可煮烂制成菜泥。豆制品亦可食用。不宜食用凉拌蔬菜以及含膳食纤维较多的蔬菜如芹菜、豆芽、竹笋等,不宜食用坚果类等。

  • [单选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的执行和实施情况,应列入
  • 正确答案 :E
  • 以上都对


  • [单选题]某食物蛋白质含量为8%,给大白鼠喂饲100g该食物,测得大白鼠粪氮为1.5g,尿氮为2.5g,粪代谢氮为0.8g,尿内源性氮为2.1g。实验期内大鼠摄入的食物蛋白质为
  • 正确答案 :B
  • 8

  • 解析:实验期内大鼠摄入的食物氮为8.0。

  • [单选题]微波加热的特点包括(  )。
  • 正确答案 :B
  • 加热均匀性好

  • 解析:微波加热具有加热速度快、低温灭菌、保持营养、加热均匀性好、加热易于瞬时控制、节能高效的特点。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vlwm4z.html
  • 相关资料
    推荐科目: 骨外科(正高) 小儿内科(正高) 小儿外科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副高) 中医妇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1) 放射医学技术(士)(代码:104)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师)(代码:209) 医学临床三基(护士) 医学临床三基(医师) 药学(师)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