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肌张力增高
C
题目:符合中枢性瘫痪的临床特征是
解析:中枢性瘫痪表现为单瘫或偏瘫,故不选A。一般不会发生明显肌萎缩,故不选B。腱反射属深反射受皮质抑制,因此中枢性瘫痪时腱反射是亢进的,故不选D。中枢性瘫痪时锥体束征(即病理反射)是阳性的,故不选E。由于失去皮质的抑制作用,肌张力增高,故选C。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足月男婴,18天。面部、躯干、前胸及四肢皮肤明显黄染,且有日渐加重趋势。查血清总胆红素188.5μmol/L。该男孩在治疗过程中应避免使用水杨酸、磺胺类等阴离子药物。因为此类药物可
占据Y蛋白与胆红素的结合位点
解析:考查知识点为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新生儿胆红素代谢有如下特点:①胆红素产生增加。②由于肝内Y蛋白含量极少,影响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③由于肝细胞微粒体内葡糖醛酸转移酶含量低,使肝细胞结合胆红素的能力不足。④肝细胞对胆红素排泄缺陷。⑤肠肝循环特殊:由于肠道内正常菌群尚未建立,不能形成尿胆原、粪胆原;同时肠内葡糖醛酸苷酶活性较高,使结合胆红素水解成葡糖醛酸和未结合胆红素,后者经肠肝循环到达肝而增加了肝脏负担。因此,新生儿摄取、结合、排泄胆红素的能力均较低。本题18天新生儿仍存在黄疸,在治疗过程中如使用水杨酸等阴离子药物将会占据Y蛋白与胆红素的结合位点,使未结合胆红素浓度增加,加重患儿黄疸及对脑组织的毒性。
[单选题]关于癫痫的药物治疗,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单纯部分性发作以及继发的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首选苯妥英钠,次选卡马西平或苯巴比妥
解析:根据癫痫发作类型、癫痫及癫痫综合征类型选择抗癫痫药:肌痉挛性发作,选丙戊酸钠;典型失神发作,首选药物是乙琥胺、丙戊酸钠;特发性GTCS首选丙戊酸钠,其次为苯妥英钠或苯巴比妥;复杂部分性发作首选卡马西平;Lennox-Gastaut综合征首选丙戊酸钠,次选氯硝安定;单纯部分性发作以及继发的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首选卡马西平,次选苯妥英钠或苯巴比妥;故选C。
[单选题]对于产前检查恰当的是
早孕检查1次,20~36周期间每4周检查1次,36周起每周检查1次
解析:首次产前检查的时间应从确诊早孕时开始。即早孕检查1次,首次产前检查未发现异常者,应于妊娠20~36周为每4周检查一次,妊娠36周以后每周检查一次,即于妊娠20、24、28、32、36、37、38、39、40周,共行产前检查9次。高危孕妇应酌情增加产前检查次数。故选D。
[单选题](2004)格林--巴利综合征(现改称"古兰--巴雷综合征")的典型临床表现之一为四肢远端
感觉障碍比运动障碍轻
解析:格林--巴利综合征(现改称"古兰--巴雷综合征")的典型临床表现之一为四肢远端感觉障碍比运动障碍轻
[单选题]男,50岁。乙型肝炎病史30年,腹胀,乏力,双下肢水肿伴尿少1个月。B超:肝脏回声增粗,不均匀,中等量腹水。该患者肝脏病理最可能的表现是
假小叶形成
解析:慢性乙型肝炎30年,门脉高压表现(腹水、双下肢水肿伴尿少),B超示肝脏回声增粗,不均匀,考虑乙肝后肝硬化,病理特征为假小叶形成。
[单选题]血管壁功能异常所致的出血性疾病是
过敏性紫癜
解析:出血性疾病分为5类:血管壁异常、血小板异常、凝血异常、抗凝及纤溶蛋白溶解异常、复合性止血机制异常。过敏性紫癜是一种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是机体对某种致敏物质产生变态反应,导致血管脆性及通透性增加,血液外渗,产生紫癜、黏膜及器官出血。可见,过敏性紫癜属于血管壁功能异常引起的出血性疾病,答案为C。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小板增多,属于血小板数量异常所致的出血性疾病。血友病属于凝血异常导致的出血性疾病。
[单选题]安静时,下列环境温度范围内能量代谢最稳定的是
20~30℃
解析: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包括:肌肉活动、精神活动、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和环境温度。当人在安静时,环境温度在20~30℃范围内,在裸体或只穿薄衣的情况下,其能量代谢最为稳定。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代谢率便开始增加;在10℃以下时,则显著增加。环境温度较低时,代谢率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寒冷刺激反射性地引起寒战以及肌肉紧张度的增强。在20~30℃时,代谢率较为稳定,主要是因为肌肉比较松弛。当环境温度超过30℃时,代谢率又将逐渐增加,这与体内化学反应速度加快,发汗功能旺盛以及呼吸、循环功能增强等因素有关。选C。
[单选题]男,36岁。不慎跌入热水池中烫伤臀部及双下肢,按新九分法其烧伤面积是
46%
解析:对成年人,烧伤面积估算依照"九法则"来估算的:头部占身体表面积的9%,躯干正面占身体表面积的18%,躯干背面占身体表面积的18%,一条腿占身体表面积的18%,一条手臂占身体表面积的9%,生殖器及会阴部占1%。按照该方法,题中答案为C。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vm7vn.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