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在脊髓横断面以下,左侧痛温觉缺失

C

题目:一位48岁上胸部受枪伤患者,引起右侧脊髓丘脑束T2水平的部分脊髓切断。该患者最可能出现的痛温觉缺失是在()

解析:脊髓是由一系列传导束或神经传导通路组成,传递运动(下行)和感觉(上行)信息。解剖上,这些传导束位于脊髓内部。皮质脊髓束为下行运动通路,位于脊髓前角。轴突从大脑皮层发出延伸至相应的节段后与前(腹侧)角的运动神经元形成突触。它们在进入脊髓前在髓质交叉。   背侧柱为上行感觉束,将精细触觉,本体感觉,振动觉等信息传至感觉皮质。它们不发生交叉直至到达髓质。脊髓丘脑侧束传导痛温觉,它们通常在上升三个节段内会发生交叉。脊髓丘脑前束传递精细触觉。自主神经功能在前内侧束内横贯,交感神经系统的纤维于C7-L1间进入脊髓,而副交感神经系统通路于S2-S4进入脊髓。   皮质脊髓束或背侧柱的损伤,导致身体同侧瘫痪,精细触觉、本体感觉及振动觉均消失。与其他传导束损伤不同,脊髓丘脑侧束损伤,引起对侧的损伤平面以下2—3个节段的痛温觉缺失。因为脊髓丘脑前束同样传递精细触觉,背侧柱的损伤可导致振动觉和本体感觉的完全丧失,但精细触觉部分丧失。前索损伤导致麻痹以及精细触觉的部分丧失。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椎间盘发生退变最明显的部位是
  • 后外侧


  • [多选题]关于糖尿病肌萎缩,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一般与疼痛有关

    相关肌肉近端无力、萎缩

  • 解析:糖尿病性肌萎缩发生在糖尿病患者,更常见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开始在大腿和臀部疼痛。近盆底肌肉组,髂腰肌,闭孔神经萎缩,内收肌群随后出现疼痛。它通常不涉及坐骨神经,或下肢远端肌肉。糖尿病性肌萎缩的治疗主要是支持治疗。

  • [单选题]下述关于蛛网膜下隙出血的概念和病因中正确、完整的是
  • 蛛网膜下隙出血是指脑底部或脑表面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隙引起相应临床症状的一种脑卒中。主要病因有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脑底异常血管网病、夹层动脉瘤、血管炎等


  • [单选题]以下各项均是硬膜外应用激素的并发症,除了()
  • 低血糖

  • 解析:理论上,应用糖皮质激素的副反应包括肾上腺-垂体轴的抑制、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Cushing综合征、骨质疏松、骨缺血性坏死、类固醇肌病、硬膜外脂肪过多症、体重增加、液体潴留和高血糖。

  • [单选题]不同病人分别表现脱肛、眼睑下垂等病症,治疗时均用补中益气汤治疗,此称为( )
  • 异病同治


  • [单选题]眶下神经阻滞的适应证是
  • 三叉神经第Ⅱ支疼痛和其他情况引起的下眼睑、鼻旁、上唇、上颌中切牙和尖牙等部位的疼痛


  • [单选题]一患者主诉右足疼痛,下列可能正确的诊断是()
  • 跗管综合征,胫后神经在经过内踝时受到压迫

  • 解析:A.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神经病变是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损伤(常累及对称双下肢)。糖尿病还有其他的神经病变,如单神经病可影响单侧足部。 B.足底筋膜是常见的慢性疼痛的部位。患者典型的主诉为晨起时或久坐后的疼痛。疼痛发作常隐匿,也可在外伤后发生。源自足底筋膜区域的触痛可做出诊断,足部被动背屈可能加重疼痛。 C.趾间是名为莫尔顿神经瘤的痛性神经瘤的发生部位。足底内侧神经的第二和第三个分支是发生趾间神经瘤的好发部位。 D.跗骨隧道由内踝、纤维膜和屈肌支持带构成。胫后神经穿过隧道时,在任何可降低隧道空间的条件下受到压迫。足底内、外侧神经和跟神经骨胫后神经的分支共同支配足底。

  • [单选题]患者咳嗽咽痒,痰中带血,血色鲜红,咽干鼻燥,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辨证为( )
  • 燥热犯肺


  • [单选题]耳穴"交感"的位置,应在( )
  • 对耳轮下脚与耳轮内侧交界处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vndl97.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肿瘤放射治疗(正高) 口腔正畸学(副高) 消化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6) 小儿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2) 重症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59) 放射医学技术(师)(代码:206) 病理学技术(师)(代码:208)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公卫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住院医师规培(泌尿外科)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