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结核性腹膜炎 胰源性腹腔积液

CD

题目:对发热、腹痛、血性腹腔积液的患者,应考虑

解析:1.结核性腹膜炎是由结核菌引起的一种慢性、弥漫性腹膜感染。腹腔结核感染可由肠结核、肠系膜淋巴结结核、输卵管结核直接蔓延或其他原发结核感染灶内的结核菌随淋巴、血行播散而来。症状腹部持续隐痛或胀痛,可阵发加剧,腹壁有柔韧感。腹水量多少不一,少数可呈包裹性肿物(多见于脐部及下腹部)。结核中毒症状特别明显,有高热,甚至出现恶病质。故C正确。2.胰源性腹腔积液常见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临床表现为突发的上腹部剧烈疼痛,恶心,呕吐及中毒症状,体征有明显的腹膜刺激症状,血性腹水,麻痹性肠梗阻,脐周或两侧腰部有蓝色瘀斑,早期常出现重要脏器功能衰竭、休克、少尿、呼吸困难、精神错乱。后期可出现消化道出血、腹腔出血、重症感染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故D正确。余错误。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根据取象比类,肝属五行中的( )

  • [多选题]周期性呕吐综合征的特点
  • 反复发作的类似性质的呕吐

    诊断前1年至少发作3次或3次以上

    有偏头痛病史者支持诊断

    有家族史者支持诊断

  • 解析:周期性呕吐综合症是恶心、呕吐有时甚至是腹痛和(或者)头疼或偏头疼周期性发作。DE正确。2. 这种疾病常发生在孩童时期,虽然通常到青春期会结束,但有的人能持续到成年期。这种疾病可能在任何年龄发作,但常发生于幼年。故A错误。3. 患者可能每小时恶心或者呕吐6到12次,发作一次可能持续几小时到3周。BC正确

  • [多选题]慢性胃炎的治疗药物有
  • 抑酸药

    抗酸药

    促胃肠动力药

    胃黏膜保护药

    中药

  • 解析:慢性胃炎的治疗药物:疼痛发作时可用阿托品、普鲁本辛、颠茄合剂等。胃酸增高可用PPI质子泵抑制剂如雷贝拉唑、兰索拉唑、奥美拉唑等,症状较轻者可用H2受体阻滞剂如甲氰咪胍、雷尼替丁、氢氧化铝胺等。胃酸缺乏或无酸者可给予1%稀盐酸或胃蛋白酶合剂,伴有消化不良者可加用胰酶片、多酶片等助消化药。胃黏膜活检发现幽门螺杆菌者加服抗生素治疗。胆汁反流明显者可用胃复安和吗叮啉以增强胃窦部蠕动,减少胆汁反流。铝碳酸镁片、消胆胺、硫糖铝可与胆汁酸结合、减轻症状。

  • [多选题]重症急性胰腺炎常规合用抗生素预防胰腺坏死合并感染,抗生素的选用应考虑
  • 对胰腺有良好渗透性的抗生素

    对厌氧菌有效的抗生素

    对肠道敏感的抗生素

  • 解析:对于SAP并发感染的初始经验治疗的抗菌谱应包括革兰阴性和革兰阳性的需氧菌和厌氧菌,推荐的经验型治疗方案如下,并依照当地细菌谱覆盖革兰阳性菌。○1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多尼培南。○2青霉素+-内酰胺酶抑制剂:帕拉西林-他唑巴坦。○3第三代头孢+抗厌氧菌:头孢吡肟+甲硝唑/头孢他啶+甲硝唑。○4氟喹诺酮+抗厌氧菌:环丙沙星+甲硝唑,左氧氟沙星+甲硝唑。

  • [多选题]肝硬化容易发生感染,常见
  • 败血症

    肺炎

    自发性腹膜炎

    胆囊、胆管炎

  • 解析: 肝硬化引起的感染1)肺部感染:肝硬化易合并肺部感染的原因为:a、肝硬化可出现肺循环结构和功能异常, 如肺动-静脉吻合,肺-门静脉分流,肺内分流,低氧血症常造成细胞内低能量状态。这些患者抵抗力甚低,易并发感染。b、肝硬化失代偿期大量腹水形成后,腹压增加,胸腔容易减少,又可出现支气管受压和肺不张等阻塞性通气障碍,致自豪器官分泌物引流不畅。c、肝昏迷或鼻饲时口腔及食管、甚至胃内容物易呛入或吸入呼吸道致吸入性肺炎。。  肝硬化引起的感染2)泌尿道感染在失代偿期肝硬化病人中约25%有2年以上泌尿系统感染史,而且往往形成感染源,约50%菌血症、20%自发性腹膜炎由尿路感染引起。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菌尿症发生率明显增高,机制尚不明。  肝硬化引起的感染3)胆道感染肝硬化病人因门静脉高压产生的主要免疫球蛋白iga分泌减少,胆道细菌分布异常及大量繁殖等,为细菌侵入创造良好机会,故胆道感染也常见。  肝硬化引起的感染4)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表现有发热、心脏扩大、心衰、贫血、白细胞增多,血沉加快,部分有心脏杂音改变,淤点。极少数轻型患者可无任何症状,经尸检才发现。  肝硬化引起的感染5)细菌性脑膜炎:肝病发生细菌性脑膜炎较为罕见。故E错误。  肝硬化引起的感染6)结核病:尽管结合在自然人群中发病率有所下竟,但在肝硬化病人中,尤其在酒精性肝硬化者中,发生率相对较高,就诊时常已有结合扩散,药物疗效差,耐药性产生快。一般临床症状不典型,结合腹膜炎时应仔细鉴别。  肝硬化引起的感染7)真菌感染:在失代偿肝硬化晚期,肝功能衰竭和肝性脑病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极度低下或应用大量广谱抗生素造成机体菌群失调时,易合并真菌感染。临床表现不典型。  肝硬化引起的感染8)肝硬化合并败血症:肝硬化是肠道水肿,淤血、黏膜变性,通透性增加菌群分布异常以及菌型的质量改变等因素造成了肠道细菌离开肠道进入血液循环的有利条件和机会,可以发生菌血症。另一方面,肝硬化时肝脏结构及功能改变使其对细菌滤过功能减弱以及肝外侧支循环建立,来自肠道的门静脉含菌血液可绕过肝脏进入体循环,因而肝硬化菌血症有持续倾向。一旦机体免疫能力进一步降低或当细菌致病活性进一步增强时,细菌在血液中声长性操作均可引起败血症。

  • [单选题]一定的起止,一定的循行部位和交接顺序的是( )
  • 正经


  • [单选题]感冒病情较轻时称为( )
  • 伤风


  • [多选题]可提示:Wilson病的是
  • 血清铜蓝蛋白水平降低

    肝组织铜含量升高

    Kayser-Fleischer环阳性

  • 解析:Wilson病又称肝豆状核变性,此为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是先天性铜代谢障碍性疾病。临床上以肝损害、锥体外系症状与角膜色素环等为主要表现。98%的患者可见K-F角膜环(Kayser-Fleischercorneal ring) , K-F环位于角膜与巩膜交界处,在角膜内表面呈绿褐色或金褐色,宽约1.3mm。绝大多数见于双眼,个别见于单眼,E正确。2.血清铜蓝蛋白测定:WD患者血清CP<0.2g/L(正常值0.26~0.36g/L),甚至为零。A正确3. 血清铜测定:正常人为14.7~20.5mmol/L,90%的WD患者血清铜降低。4. 尿铜测定:多数WD患者24小时尿铜量显著增加,服排铜药后尿铜进一步增高。D错误。5.肝病患者肝铜含量虽可增高。B正确。6铜离子在近端肾小管及肾小球沉积,造成肾小管重吸收障碍,出现肾性糖尿、多种氨基酸尿、磷酸盐尿、尿酸尿、高钙尿及蛋白尿等。C尿酸不高。错误。

  • [多选题]原发性肝癌按大体形态分型下述哪些项正确
  • 巨块型癌直径>10cm

    孤立的直径<3cm的癌结节称为小肝癌

    巨块型易发生坏死引起肝破裂

    弥漫型患者往往因肝功能衰竭而死亡

  • 解析:肝癌的大体分型:①块状型:癌肿直径,5cm,其中10cm的为巨块型,易发生坏死引起肝破裂,其中可分为单块型(单个癌块边界清楚或不规则,包膜完整和不完整),多块型(由多个单块或融合块癌肿形成),融合块型(相邻癌肿融合成块,直径>5cm,周围肝组织中常散在的卫星癌结节)。②结节型:癌结节一般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vno9wo.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小儿外科(正高) 妇产科(正高) 康复医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技术(正高) 超声医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技术(副高) 全科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01)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师)(代码:209) 公卫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住院医师规培(儿外科)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